先天性肌强直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早发型帕金森病与基因突变之间的联系,以及
TUhjnbcbe - 2022/11/12 20:10:00

早发型帕金森病与原发性帕金森病、晚发性帕金森病之间最大的不同九四发病年龄更早,小于50岁,整个病程较长,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大,症状也相对来说不是很典型,常常容易被误诊或者漏诊。虽然这种类型的帕金森病对小剂量的左旋多巴制剂反应良好,但是运动并发症却更加容易出现。

目前早发型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清楚,大家普遍认为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性较大。特别是帕金森病致病基因的突变,其多巴胺能代谢、溶酶体与自噬等都参与了早发型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

不同基因突变,其临床表现也是不同的

1.LRRK2基因突变

这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相似,病程进展缓慢,嗅觉功能减退等非运动症状相对少见,对左旋多巴制剂的反应良好;LRRK2基因突变具有明显的外显不全现象。

2.SNCA基因突变患者存在明显的临床异质性

发病年龄较早,疾病进展快,多数伴有快速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少数患者可伴有锥体東征、神经精神症状等。

3.Parkin、PINK1和DJ-1基因突变

患者的发病年龄早,首发症状表现为运动迟缓或肌张力障碍,可出现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运动症状进展相对较慢,有晨轻暮重、睡眠休息后改善现象,对左旋多巴制剂的反应好,但易早期出现严重的症状波动和异动症,认知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少见。

4.GBA基因突变

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相似,部分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早,运动迟缓与肌强直较重,易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嗅觉障碍、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5.PLA2G6基因突变

患者可表现为单纯PD型和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型:单纯PD型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类似,但进展相对较快,易出现症状波动、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型的发病年龄早,常合并肌张力障碍、锥体東征、神经精神症状等,MRI可显示铁沉积。

6.ATP13A2基因突变

患者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发病年龄更早,常伴有肌张力障碍、锥体束征、认知障碍等,对左旋多巴制剂反应良好,也可出现症状波动和异动症,MRI显示脑萎缩。

基因检测的必要性

基因检测可以明确帕金森病的病因,协助临床上诊断和鉴别诊断。在进行基因检测之前,需进行遗传咨询,根据有无家族史、发病年龄、临床表型等进行个体化基因检测。依据中国人群中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的基因突变频率,依次进行Parkin、GBA、LRRK2、PLA2G6、PINK1、SNCA、VPS13C、ATP13A2、VPS35、DJ-1等基因的检测。

#健康科普小知识#

1
查看完整版本: 早发型帕金森病与基因突变之间的联系,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