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家庭喜获一对金猪宝宝
TUhjnbcbe - 2022/6/3 13:54:00

“谭教授,给您报个喜啊,刚刚我媳妇剖腹产生下一对双胞胎!”

年2月9日,农历正月初五,早上8点,遗传中心谭跃球主任的手机上传来一条喜讯,看着随文字发来的两个宝宝出生的照片,可以感受到手机那头止不住的激动与喜悦。

这个来自江西的罕见病家庭,在农历己亥猪年来临之际,迎来了一对属于他们的金猪宝宝。

这对夫妇于年自然生育一子,孩子在随后的成长过程当中逐渐出现运动发育迟缓的现象,3月余抬头,1岁多独立行走,行走呈“鸭步”,需帮扶才能上楼,摔跤后站立困难,Gower’s征阳性,结合孩子的生化检查,经医生诊断,小孩患有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LGMD)是一组以近端肌(骨盆带肌和肩胛带肌)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肌病,总患病率为1.63~5.00/10万,仅次于抗肌萎缩蛋白病(DMD)、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型(DM1型),位居遗传性肌病第4位。

“这个病男女均可发病。首发症状为骨盆带肌的无力、萎缩。病情发展缓慢,逐步累及肩胛带,出现两臂上举困难、翼状肩等典型症状。多数在儿童期发病,翼状肩胛,四肢近端肌无力,可逐渐发展成肌肉挛缩、行动不能,部分患者存在精神发育迟滞和轻度的脑部异常,可能导致患者在出生后数年内死亡。”谭跃球介绍说。

年中旬,这对夫妇怀着忐忑的心医院,希望可以找到孩子发病的原因,并再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医院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儿ISPD基因存在c.+1G>A和c._delGTT复合杂合致病突变,分别遗传自其父亲及母亲。

基因水平上的确诊,为随后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打下了基础。中信湘雅遗传中心针对ISPD基因,在一家三口的基因组水平建立了PGD方案。年1月,该对夫妻通过PGD治疗后获得6枚待检囊胚。胚胎遗传学诊断结果提示有4枚胚胎未遗传父源及母源突变,为正常胚胎。4枚正常胚胎进一步进行染色体非整倍筛查(PGS),发现其中1枚存在染色体嵌合异常,因而最后有3枚未携带基因突变且染色体正常的胚胎可供移植。年6月,该夫妇接受移植了2枚正常胚胎,于年2月9日成功分娩一对双胞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家庭喜获一对金猪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