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齐心抗帕,点亮未来。每年都有帕金森病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门诊和住院部治疗,大量的针灸临床实践也表明,针灸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那么,针灸何以治疗帕金森病?一起来听听安*明主任医师怎么说。
安*明主任医师介绍到,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老年性痴呆,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2%。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慢、姿势平衡障碍等,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近年来,我国帕金森病的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西医治疗以口服复方左旋多巴、抗胆碱能药物等为主,虽可减轻症状,长时间服用疗效减退,且存在多种并发症。帕金森病属于祖国医学“颤症”的范畴,肝、脾、肾三脏皆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病机为肝风内动,髓海失养,故针灸治疗以调补肝肾、息风止颤、调补气血为原则。
安*明主任医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时经常选用督脉穴位,这是因为督脉是人体十四经脉中唯一一个与脑直接络属的经脉,“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如针刺督脉位于巅顶部的百会穴,是足厥阴肝经和督脉交会穴,汇聚了各经脉之气,针刺百会穴具有平肝息风、调达气血,柔筋通络的作用。其次多选用足少阳胆经腧穴,如风池穴、阳陵泉穴等,风池穴属于足少阳胆经,且与手少阳三焦经和阳维脉相连通,针刺风池穴可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研究表明,针刺风池穴可促进基底动脉及椎动脉血流速度,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为八会穴之筋会。“少阳主筋,筋以约束骨节”,针刺阳陵泉穴具有疏筋利节的功效,可有效缓解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和肌强直等症状。另外,配合针刺上肢部的合谷穴和下肢部的太冲穴,又称为“开四关”,二穴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厥阴肝经原穴,一上一下,一升一降,既能充养气血,又能调和阴阳。诸穴合用,共奏息风止颤、补益肝肾、调和气血之功。
文字
殷之珺
图片
部分网络
编辑
殷之珺
审核
安*明
安*明针灸工作室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