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活中运动减少及运动不当导致姿势与动作模式异常,随之而来的便是身体的不适和疼痛,普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我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慢性疼痛的患者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物理因子疗法和传统康复疗法,甚至通过手术解决问题,可一段时间过后,疼痛依然反复。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没有抓到引起疼痛的罪魁祸首。
年9月23日-24日,由*医院康复中心主办的年自治区继续教育项目“肌肉骨骼疼痛培训班”在医院12楼会议室开班。会议由康复中心姜迎萍主任主持,医院南楼临床部康复医学科翁长水主任、医院康复科*崇侠主任、康复治疗资深培训讲师孙万勋三位专家授课。
翁长水主任讲述了姿势恢复技术(PRI)原则在肌肉骨骼功能康复中的应用,PRI探索和阐明了姿势的适应变化、不对称的模式和多关节肌肉链对人体的影响,以解决姿势动力学和动作障碍为主要目标。翁主任通过国外文献最新的研究和数据,与大家分享了新的诊疗思路和疼痛概念,讲述了不对称的结构,带大家实际体验了呼吸系统对胸廓、骨盆的影响,并现场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为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视野。
*崇侠主任讲述了*氏理伤手法在慢性腰痛诊治中的应用,*氏理伤手法以简代繁、以静代动,强调顺筋慢推、刚柔并济,讲究阴力即渗透力,要求心身合一。*主任通过症状分析讲述了各类腰痛的特点以及区别点,并通过现场治疗使患者症状减轻,让大家感受到了*氏理伤手法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望、问、触、切以及辅助检查整体诊断,只有诊断技术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把握治疗方向。
孙万勋老师带来了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价体系(SFMA)的课程,课程以讲解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模式进行。SFMA是一套评估体系,通过动作评估找到疼痛产生的根源,并指导治疗师进行下一步的康复计划。该体系通过问诊、触诊、实验、影像、局部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测试来检查和评估疼痛部位。SFMA由七大全身基础模式及其分解评价组成,这些动作主要用于评估患者身体存在肌肉骨骼疼痛时进行基本动作的情况。治疗通过手法、设备干预改善灵活性,通过姿势矫正、支具、肌效贴等强化手法效果,从而由SFMA推演出4×4矩阵练习。
PRI、SFMA都是新的思维方式和诊疗技术,为解决患者功能障碍和疼痛设计,可以补充诊断方式的多样性,消除引起疼痛真正的罪魁祸首,更好的为肌肉骨骼疼痛治疗服务。三位专家的授课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诊断思维,同时也使疼痛的评估治疗体系更加完善,为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视野。
康复治疗所追求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有效的治疗,真正解除每位患者的病痛,为更多人带来福音!(康复中心孟德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