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驼背怎么治?这是网友张明德私信的一个问题。怎么治呢?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就是手术。当然,这样的手术不但费用高,需要多次做,而且还风险很大。万一在去除骨桥时伤一下脊髓或是神经的话,后果不敢去想了。
手术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了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强直的驼背跟其他的驼背有什么不一样——这里先说明一下,以下的看法,仅仅是我作为一个老强直病人自己的见解,跟医生,医学上的观点可能有出入,也就是可能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海涵,仅供大家参考吧。
其他的驼背,也就是一般人的驼背,它大多是椎间盘被挤压,前边薄后边高导致了椎骨倾斜造成的。那怎么就一边高一边低了呢?也可能有病变,也可能是习惯,不论哪种,终归还是或者说现在正是被肌肉拉紧的结果。如果不是很严重,它的恢复比起强直病人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强直病人的驼背,它也是椎间盘一边高一边低了,可是不一样的是,这里的椎间盘已经是一点弹性也没有了,已经是骨化成为了我们所说的椎骨间的骨桥了。也就是它跟上下的椎骨长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整体了。
好在,这种骨桥,它跟骨头不完全一样,它没有骨头那样的坚硬,形成时间不长的,甚至还很脆弱,这就给手术清除留下了可能。也正因此,身体呢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我们想不到的方法,那就是振动,或者说是震动,这就是我一直在尝试的“振脊走”。
请大家注意,我这里说是身体给我们提供了方法。这就是说,这个方法不是我们先想出来的,是先在身体上出现了这种现象,而后我们才来探讨为什么会这样的。身体提供的方法,跟我们自己想出来的方法用在身体上,有什么不同呢?那差别可就大了。首先一点,身体使用的方法,它就算效果不好,也不会伤害身体。而我们想出来的办法用在身体上,不要说稍稍用不好了,有时候就是严格按照着设备的要求去操作,也很可能出问题。医院里的那种电机拉伸脊椎的设备都心有余悸,想想就害怕。
再接着回来说振动。振动有些什么作用呢?往大里说,就是地震了,直接是能把高大的、很坚固的建筑给震断的,房倒屋塌,就是大地震动的结果。往小里说呢,我就记起来了当年在县城上学时的一幕。那时候因为膝关节的疼痛坐过几次客车,就是从县城通乡镇的,当时还是一天一趟,还没有私人的客运车。星期六吃过午饭后,去了汽车站就可以买票,就能上车,那车一直要到半下午以后才发,这中间两三个小时里,就是来了人就上,不停地上人。
其中学生比较多,还有各个村里来城里办事的。到开车时有人还站在门外上不去,司机就催车上的再挤挤,他一直喊的一句话就是:走一会儿就松了,再挤挤。实在不行,有人就再从司机的那个门上。那时没有超载那一说,你可以想象当时个头不高的我,在车上是一种什么样子了。
可是你别说,司机就是司机。当这一辆车穿过县城,走走停停地再上几个半路拦车的人,走出那么几里地以后。车上真的就不那么的挤了,我的脚后跟也落地了,也不用紧贴着别人的胳膊或是后背呼吸了。那是怎么只有人上,还没有人下它就松了呢?就是振动。那种上下人、红绿灯时的走走停停,路面不好的颠颠簸簸,就都是在振动,在振荡。
这种振动和振荡,在人体上,在振脊走中的表现,首先就是肌肉的放松。前边的文章中已经说过,强直之所以能强直,能让一节节的椎骨形成骨桥最后长在了一起,除了椎骨上发生了病变外,还离不开椎骨与椎骨间相对位置上的长期的稳定。而造成这种位置固定不变的一个关键因素,甚至是唯一的因素,那就是背部肌肉群,特别是竖脊肌的长期崩紧。那么现在想要活动一下椎骨怎么办呢,只有先放松肌肉。
振动除了可以放松肌肉外,再就是可以断裂骨桥。这在前边的文章中也说过了,在振脊走中,有许多的动作,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大家都知道,车祸中有一种很可怕的损伤就是挥鞭样损伤,就是突然的那么一闪,借着自己脑袋的重量,就折断了自己的颈椎,轻者终生瘫痪,重者当场死亡。可是在振脊走中,就经常出现类似的这种猛然甩头的动作。并且还是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就像是身体自己给自己来了个出其不意,那种冲击的威力,你可以想象有多大了。
否则的话,从一开始没有响声,到出现一个响声,到后来出现那么多各种各样的响声,这些响声是怎么产生的呢?那就是椎骨间断裂的骨桥的摩擦声。当然,以我现在的观察——也就是我不知道以后会发展到哪一步,眼下来看,也肯定会有许多骨桥是断不开的,因为它们长的实在是太结实了。
再回到张明德网友的问题上。如果说正常人的脊柱是S形,那么强直病人的脊柱就是标点符号中的半个括弧了。这半个括弧怎么才能直起来一些呢?先把这个大括弧,断成几个小括弧,再断成更小的括弧。
这就是我目前认为着的,也是实践着的能让强直驼背挺起来的手术之外的另一种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