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榆林市脱贫攻坚政策要点之二年
TUhjnbcbe - 2021/11/11 8:03:00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目录

★产业扶贫*策

★健康扶贫*策

★兜底保障*策

★教育资助*策

★就业创业*策

★易地搬迁*策

★危房改造*策

★生态扶贫*策

★其他扶贫*策

★产业扶贫*策

1.贫困地区、贫困户“3+X”特色农业产业奖补项目*策有哪些?

答:(1)山地苹果产业。每年根据任务量将资金切块到县,贫困户当年发展山地苹果1亩以上,县级财*给予相应补贴;非贫困户当年能通过各种方式带动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增收且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与贫困户补贴标准一致。其中苗木、地膜、杆、化肥等生产资料补贴每亩补助元,土地整理每亩补贴标准、生产示范基地每亩补贴标准、技术培训每场补贴标准以及产后整理补贴标准,均由县市区自行制定。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制定相关实施细则,覆盖有需求且符合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

(2)设施蔬菜产业。对于贫困村、贫困户新建塑料大棚,县级财*补贴棚架、棚膜每亩补贴元;对于贫困村、贫困户新建日光温室,标准化日光温室每亩一次性补贴3万元;对于贫困村、贫困户按标准配置连栋智能温室每亩一次性补贴10万元。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覆盖有需求且符合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贫困村项目实施以集体经济为主。

(3)羊子产业。养羊贫困户饲养繁殖母羊10只以上或年出栏羊子20只以上的,县财*给每户补贴元,用于支持圈舍、草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饲草料加工设备、购入种羊等。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覆盖有需求且符合发展条件的贫困户。

(4)“X”特色产业。贫困户种植马铃薯,每亩补贴元;贫困户种植小杂粮,每亩补贴元;贫困户栽培食用菌,每个菌棒补贴3元;贫困户种植中药材,每亩补贴元;贫困户种植油料,每亩补贴元;贫困户养殖禽类,每只补贴8元。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覆盖有需求且符合发展条件的贫困户。

2.贫困地区、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相关*策有哪些?

答:贫困村和符合条件的非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策有:一是支持村级创办经济组织,利用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独立经营,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或者其他相关产业;二是支持村级控股合办经济组织,利用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吸纳能人大户、合作社等其他经营主体参股,成立股份制集体经济组织,由股份制集体经济组织控股经营;三是支持村集体参股其他经营主体,利用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参股龙头企业、国企合力团承办企业等其他经营主体,由其他经营主体经营;四是支持其他形式的经济组织,各地按照当地的资源、资产状况和区位条件,可以探索如“村村联合”、“村企共建”、“*支部+”,苏陕扶贫项目等其他经营管理模式,促进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五是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新型产业,发展光伏、旅游、电商等产业,以集体经济等方式入股。六是当年计划退出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每村按照实际需求安排一定数量的引导资金。以上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并制定实施细则。

3.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奖补*策及补贴标准是?

答:(1)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贴息*策。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园区)带动15户以上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户均增收元以上,*府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多重资质的新型经营主体享受支持*策不能叠加。贴息标准由县市区产业脱贫办会同相关成员单位制定标准和细则,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

(2)带贫减贫效益奖励。对于园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数量多、及时履约、增收效果好、利益联结机制完整、引领致富的,由县市区产业脱贫办会同财*、扶贫等部门进行评估排名,主要指标为增收情况、带贫户数、累计脱贫户数等,对参与帮扶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奖励,奖励金额度、方式根据带贫减贫效果自行制定,县级每年拿出万元的专项资金,奖励优秀带贫主体。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或其他专项资金组织实施。

4.贫困地区、贫困村新型产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奖补*策及补贴标准是什么?

答:(1)电商扶贫奖补。对贫困户新发展“互联网+”电商网店,给予元的补贴;对电商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户发展农特产品网上销售,奖补按销售额度的5%奖励,单一主体奖励限额由县市区根据实际自行制定。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

(2)旅游产业奖补。对贫困户发展休闲农家或旅游产业,正常经营半年以上,每户补贴1万元。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

(3)一村一品扶贫奖补。对培育发展一村一品的建档立卡贫困村,特色产业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户年增收0元以上或因产业发展吸纳当地贫困户10户以上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或新认定为中省市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村给予20万元的奖励,资产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

5.贫困户参加技术培训奖补*策及补贴标准是什么?

答:(1)技术培训奖励。贫困户参加各类技术培训且取得相应证书,每参加1次培训奖励元。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

(2)技术人才奖励。对参加培训的贫困户,培训效果好且熟练掌握技术,同时带动3户以上贫困户掌握技能的,年终一次性奖励元。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

(3)职业农民认定*策。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认定为高级职业农民、青年农场主发展农业产业项目贴息补助不超过30万元,中级职业农民发展农业产业项目贴息补助不超过20万元,初级职业农民发展农业产业项目贴息补助不超过10万元。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

6.企业或个体收购贫困户产品奖补*策及补贴标准是?

答:产销对接奖励。对企业和个体收购贫困户农副产品或手工艺品,按照收购额度的5%进行奖励,单一主体奖励限额由县市区根据实际自行制定。各县市区统筹财*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组织实施。

7.还有其他哪些产业奖补*策及补贴标准?

答:其他产业奖补。贫困户自主发展扶贫产业超出文件罗列项目之外的,由各县市区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奖补办法。

8.根据《农业产业帮扶资金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陕农计财〔〕9号),贫困县区专项用于产业帮扶信息监测、统计等工作的费用最高可支出多少钱?

答:用于产业帮扶工作,每县可列支不高于3万元。

★健康扶贫*策

1.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险需要自己出钱吗?

答:这些费用都由财*按*策规定资助,统一拨付,不需要贫困户出钱,也不再需要贫困户先行垫付。

2.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住院需要交押金吗?家庭困难没有钱看病怎么办呢?

答: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先诊疗、后付费”,免交住院押金。

3.哪些是新农合纳入专项管理的特殊慢性病?报销比例是多少?慢保如何办理?

答:Ⅰ类(共6种)年度限额2万元:恶性肿瘤、白血病、器官移植术后(服用国产抗排斥药)、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尿*症期)、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失代偿期)。

Ⅱ类(共3种)年度限额元: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病综合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Ⅲ类(共34种)年度限额0元: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含脑梗死)、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2级及以上)、糖尿病(有并发症)、重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偏执型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结核病、慢性肾炎、风湿性心脏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脉管炎、紫癜性肾炎、系统性变应性血管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麻痹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天疱疮、银屑病、致密性骨炎、重症肌无力、中枢性尿崩症、干燥综合症、白塞氏病、格林巴利综合症、克罗恩病、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脊髓空洞症。

Ⅳ类(共2种)年度限额元:肝硬化(代偿期)、布氏病。将贫困人口Ⅳ类门诊特殊慢性病新农合报销封顶线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报销比例不变,即年度限额由元提升至1元。

Ⅴ类: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硬皮病、支气管哮喘、大骨节病。中重度氟骨症、慢型克山病分别为元,元。

报销比例:门诊特殊慢性病补助比例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8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70%,市内二级为60%,市内三级及其他医疗机构为55%。

将儿童苯丙酮尿症、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患者纳入新农合特殊慢性病报销管理,按照70%比例进行报销;0-18周岁患者年度封顶线为1.5-2万元。

慢保办理程序:患者持身份证、合疗卡、照片到所属乡镇卫生院申请慢性病鉴定,持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有关检委托查资料的可一并提交。由县合疗办统一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指定医疗机构鉴定县区,患者也可到县区合疗办指定地点办理。

持医院住院病历的患者,县市区合疗办可直接认定,苯丙酮尿症、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患者需提供省妇保院(西北妇儿)医院有关资料认定。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特殊慢性病患者,年度门诊报销额度较非贫困人口多20%。

4.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报销封顶线是多少?

答: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15万元,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封顶线55万元,累计每人每年最多可报销70万元。

5.哪些病种可以实行定点救治、定额付费?

答:农村贫困人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25种大病,纳入新农合大病专项补助范围。医院按85%、医院按80%,医院按70%的比例补助,实行定点救治、按病种定额付费管理。

6.针对贫困残疾人的优惠*策是什么?

答:在普通贫困人群基础上,在已有的运动疗法等9项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的基础上,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贫困人口新农合的报销范围。

7.什么是“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答:农村贫困人口在市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时,新农合医保报销、大病保险、民*医疗救助都可在就诊医疗机构设置的服务窗口办理,只需签字确认留电话备查,并需支付个人自付费用即可,不用再拿相关手续去医疗办、民*局办理。

8.什么是“一兜底”?

答:在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后,由县市区实施兜底保障,确保贫困户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建档立医院就诊,新农合住院合规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较非贫困人口多10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0元。

9.什么是签约帮扶?

答:对每个贫困家庭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使得每名健康扶贫对象都有医务人员结对帮扶,上门服务。

10.贫困户市外住院报销时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答:转诊单(备案单)、身份证、合疗卡。

1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缴费需要自己出钱吗?

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财*给予补贴*策。

12.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门诊统筹报销优惠*策?

答: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门诊一般诊疗费由新农合全额报销,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提高10%。

13.贫困户看病报销流程?

答:医院就诊,凭身份证、合疗卡以及有关贫困证明(系统标识)等,医院“一站式”结算窗口直接报销(救助);

医院就诊未报销的,出院后携带相关资料到县市*务大厅(或经办机构)按规定程序报销(救助)。

14.各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是多少?

答:乡镇卫生院95%;医院90%;医院/医院68%/70%;医院75%;医院65%;医院70%;医院50%。

15.健康扶贫“三个一批”是什么?

答:大病集中救助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16.健康扶贫“四重保障”*策指什么?

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县市区兜底“四重”医疗保障体系。

17.健康扶贫四个%内容是什么?

答:新农合参合率%、大病保险覆盖率%、一站式服务窗口覆盖率%、健康扶贫*策知晓率%。

18.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时,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有什么不同?

答:起付线按原标准的50%计算,报销比例在原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

★兜底保障*策

1.哪些人可以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待遇?

答:具有榆林市户籍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2.我市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标准是多少?

答:集中供养基本生活费每人每年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元。

3.哪些人可以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答:具有我市户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每年人均收入低于元,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有关规定的家庭,均可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标准按中省*策规定实行差额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各县区制定。

4.什么是农村低保渐退帮扶*策?

答:年人均收入超过农村低保标准,但收入尚不稳定的家庭,实行“渐退帮扶”*策。可按原*策给予12个月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延长。帮扶期满后,其家庭退出最低生活保障。

5.什么是农村低保分类施保*策?

答:依照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的不同类型,实行分类施保。70周岁以上老年人,按每人每月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0%增发;保障家庭中14周岁(含)以下未成年人,按每人每月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0%增发;保障家庭中有三级以上重度残疾人,依据不同残疾等级和比例增发保障金,其中一级增发50%,二级和三级增发30%;保障家庭中有重病患者,其一个年度内自付医药费总额达到或超过其家庭成员一个年度享受的低保金总和,按家庭成员每人每月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0%增发保障金;保障对象是单亲家庭中的18周岁(含)以下未成年人,视不同情况增发保障金,其中父母一方死亡的,增发50%,离异的增发30%;保障家庭中的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内按每人每月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0%增发;保障家庭中的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每人每月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60%增发。

6.什么是临时救助*策?

答: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和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个人或家庭,给予现金救助或实物救助。临时救助原则上一年不超过两次,且在、同一年度内不能以同一事由重复申请临时救助。标准按当地1至6个月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

7.残疾人每年补助标准?

答:持第二代残疾证的贫困人口给予生活补贴,18周岁以上的每人每月60元,每年总计元;18周岁(不含)以下的每人每月元,每年总计1元。

8.残疾证办理程序?

新证办理

第一次申办残疾人证的申请人,需持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本以及相关病例诊断证明;申请智力、精神类残疾人证和未成年人申请残疾人证须同时提供法定监护人的证明材料(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携带4张两寸近期免冠白底彩照;填写第三代残疾人证申请表和残疾评定表;到指定鉴定机构进行残疾等级鉴定。

(1)残疾等级签定符合后将评定表由鉴定机构统一送回办证窗口;

(2)评定结论符合残疾标准的,应在申请人所在的村(社区)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五个工作日;申请人是未成年人的,原则上不予公示。

(3)残联对办证申请材料、受理程序、残疾评定结论和公示结果进行审核,并在十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4)如有意见反馈办证窗口进行处理。

换证办理

(1)本人需持原残疾证、身份证、户口本原件。

(2)填写第三代残疾人证申请表和残疾评定表。

(3)携带4张两寸近期免冠白底彩照。

(4)到指定鉴定机构进行残疾等级鉴定。

(5)残疾等级签定符合后将评定表由鉴定机构统一送回办证窗口。

(6)评定结论符合残疾标准的,应在申请人所在的村(社区)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五个工作日;申请人是未成年人的,原则上不予公示。

(7)残联对办证申请材料、受理程序、残疾评定结论和公示结果进行审核,并在十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8)如有意见反馈办证窗口进行处理。

补证办理

(1)本人携带补办书面申请,身份证,户口本原件。

(2)携带2张两寸近期免冠白底彩照;

(3)补办时间为1个月。

(4)如有鉴定残疾等级有意义者,请于办证窗口联系,进行处理。

★教育资助*策

1.学前教育阶段教育资助*策是什么?

答:(1)免保教费。对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平均按每年每生元标准免除保教费;

(2)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补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按每生每年元标准补贴生活费。

2.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策是什么?

答:(1)两免一补。对全市所有具有正式学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免课本费;其中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按小学每生每年元、初中元标准进行补助。

(2)营养改善计划。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区学校就读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和残疾学生,按照每生每年元标准提供膳食补助。

3.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资助*策是什么?

答:(1)免学费。对全市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按每生每年元标准免收学费(不含复读生)。

(2)发放国家助学金。对有正式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含复读生),经申请、评审、公示后,按照特困每生每年元、一般贫困每生每年元标准进行发放。对尚未脱贫和年及以后年度已脱贫但仍在攻坚期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按元标准补助。

4.中职教育教育资助*策是什么?

答:(1)免学费。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

(2)国家助学金。对尚未脱贫和年及以后年度已脱贫但仍在攻坚期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按照每生每年0元标准补助。

(3)中职一次性0元扶贫补助。陕西户籍且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尚未脱贫(含年及以后年度已脱贫但仍在攻坚期内继续享受*策)的建档立卡家庭中职学生,享受一次性0元扶贫补助。

5.高等教育教育资助*策是什么?

答:(1)国家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按照特困生每学年元,一般困难生每学年元标准补助。对在省内地方高校就读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含年及以后年度已脱贫但仍在攻坚期内继续享受*策),按照每生每年元标准补助。

(2)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贷款额度每学年不低于元、不高于0元,具体以学费和住宿费之和确定。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对在省内地方高校就读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含年及以后年度已脱贫但仍在攻坚期内继续享受*策),学费、住宿费高出贷款0元部分,由所在高校从资助专项基金中全额补助。

(3)高职一次性0元扶贫补助。陕西户籍且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尚未脱贫(含年及以后年度已脱贫但仍在攻坚期内继续享受*策)的建档立卡家庭高职学生,由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放一次性扶贫助学补助0元。

(4)泛海资助。当年参加高考的应届在册贫困户家庭学生,且在国家统招计划范围内被高等院校正式录取的成绩优秀者(提前批次录取的*事院校学生、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定向生等享受国家免费和补助*策的学生除外),按每生元标准资助。

★就业创业*策

1.就业创业扶贫对象是哪些人群?

答: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需要就业创业扶持的贫困群众。

2.什么是特设公益性岗位?

答:脱贫攻坚期间内,在扶贫部门认定的贫困村特别设立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主要从事就业社保协管、治安联防协管、保洁绿化、农村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看护和驻村工作队炊事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工作,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

3.什么是公益性岗位?

答:指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目的,由*府设置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主要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以及其他岗位。

4.什么是公益专岗?

答:指全省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财*拨款的社会组织编制外新增或退出补充的服务性、辅助性就业岗位,其从业人员工资由用人单位负担。

5.什么是社区工厂?

答:指各类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创业人员在移民搬迁社区或利用乡(镇)、村集体的老厂房、学校旧址、农家庭院、居民民宅等闲置土地、房屋,创办的生产加工型工厂(分厂)或加工车间。

6.什么是就业扶贫基地?

答:指管理规范、与乡镇签订用工协议、吸纳贫困劳动力较多并经县级及县级以上人社部门认定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

7.扶持引导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策措施有哪些?

答:(1)建立贫困县劳务输出协作对接机制;(2)加强贫困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的双向对接服务;(3)鼓励企业服务或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8.就业创业具体补贴标准是?

答:(1)每个贫困村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个,每月补助元。(2)社区工厂每吸纳一个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不低于一年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元。(3)参加创业培训后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但在6个月内未实现创业的,按每人每期1元给予补贴;6个月内成功创业按每人每期0元给予补贴。贫困劳动力创办的经济实体取得法定证件、依法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创业贫困劳动力0元的一次性给予创业补贴。贫困劳动力参加80课时以上免费就业创业培训的,每天给予50元补贴,培训时间低于80个课时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20元,补贴总额不超过元。贫困劳动力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后,除按现行标准对培训机构和个人给予补贴外,对有效提高培训就业率的培训机构,再给予奖励性补贴。培训后3个月内,贫困劳动力就业率高于30%的,在当地现行培训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再给予25%的奖励性补贴;就业率高于50%,在当地现行培训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再给予60%的奖励性补贴;就业率高于80%的,在当地现行培训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再给予%的奖励性补贴。(4)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可按规定享受每人不超过1元的职业培训补贴。(5)贫困家庭子女在省内技工院校就读的,户籍所在县区扶贫办按照每生每年0元补助。(6)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起付线按原标准的50%计算,报销比例提高10%。

★易地搬迁*策

1.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方式有哪些?

答:可分为集中安置、分散安置、“交钥匙”工程,其中“交钥匙”工程主要针对建档立卡对象中对鳏寡孤独、残疾人等特困单人户和2人户,且符合集中供养条件。

2.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标准是什么?

答:建档立卡搬迁户人均安置房面积不得超过25平方米,以60、80、平方米户型为主,最大不超过平方米。

3.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是什么?

答:集中安置每人补助5.5万元,其中建房补助每人3.5万元(含旧宅基地腾退奖补资金1万元),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每人2万元。

分散安置建房补助每人2.5万元(含旧宅基地腾退奖补每人1万元)。

4.安置房造价和群众自筹限定是什么?

答:集中安置建房成本控制在每平方米元以内。搬迁贫困对象人均自筹资金不得超过元,户均自筹不超1万元。

★危房改造*策

1.危房改造对象如何认定?

答: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中,除易地扶贫搬迁和民*集中供养外,住房安全无保障的(住房认定为整栋危房D级或局部危险房屋C级)。

2.危房改造补助标准是?

答: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按照户均2.58万元予以保障,由中省市县财*共同承担。其中,中央13元、省级元、市级0元、县级元。修缮加固的,户均补助1.5万元;拆除重建的,每户补助不低于2.58万元。各县区应根据农户贫困程度、房屋危险程度和改造方式,制定具体分类补助标准。

3.危房改造建设标准是什么?

答:建筑面积原则上1至3人户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内,且1人户不低于20平方米、2人户不低于30平方米、3人户不低于40平方米;3人以上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8平方米,不低于13平方米。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需要社保*策兜底脱贫的特困户,改造房屋面积按下限标准控制。厨房、卫生间、杂物间等附属用房不计入建筑面积。

4.危房改造方式是?

答:原则上C级危房必须加固改造,鼓励具备条件的D级危房除险加固。鼓励通过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及幸福大院、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置换或长期租赁村内闲置农房等方式,兜底解决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特殊贫困群体住房安全问题。农村危房改造以分散分户自建为主,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地方*府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原则上实行原址重建,原址存在安全隐患时,可考虑依托其他居民点重建。

★生态扶贫*策

1.生态护林员的选聘范围、条件和补助标准是?

答:(1)选聘范围。国家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选聘生态护林员,全市计划在12个县市区开展。

(2)选聘条件。身体健康,能胜任野外巡护工作,*治素质良好,遵纪守法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3)劳务补助标准。国家下达每名生态护林员劳务补助标准按照人年均1万元测算,各县、市、区可根据本区域可以统筹管护的林业资源现状以及难易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管护面积和具体补助标准,原则上每名生态护林员管护面积不少于亩,补助标准要能够带动全家脱贫,并与上年度选聘的生态护林员补助标准相衔接。

2.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是?

答:(1)公益林。指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需求,主要提供公益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分为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

(2)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农户个人所有或以家庭承包经营管理的国家级公益林,按照中央财*国家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标准,扣除省级统筹公共管护费每亩0.25元和县级统筹公共管护费每亩1.75元外,其余每亩13元补偿性支出全部支付给个人,用于聘请护林员等公益林的管护支出。

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的国家级公益林,按照中央财*国家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标准,省级统筹公共管护费每亩提取0.25元后。剩余部分50%兑现给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各成员;35%由县林业局、财*局统筹安排,用于公益林的抚育、管护和聘请专职护林员工资等公共管护支出,不得用于造林支出;15%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监管费,用于公益林管护的宣传、防火、防盗、防治病虫害、监管及抚育等支出。

3.退耕还林补偿范围和标准?

(1)补偿范围。严格限定在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对已划入基本农田的25度以上坡耕地,在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前提下,按法定程序调整为非基本农田后方可纳入。不得将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坡改梯耕地、上一轮退耕还林已退耕地纳入退耕范围。

(2)补偿标准。经县级林业和国土部门认定后,中央补助资金五年内分3次每亩共补助元。第一年每亩补助元(含种苗费元),第三年每亩补助元,第五年每亩补助元。年起种苗费增长为每亩元。

4.经济林栽培管理*策补助标准是?

答:榆林市主要实施红枣、核桃、长柄扁桃、两杏(山杏、大扁杏)、海红果、花椒等经济林新建、改造任务。

(1)核桃、海红果等经济林新建任务每亩补助元。补助资金分三年兑现,第一年兑现补助资金的40%,第二年兑现补助资金的30%,第三年兑现补助资金的30%。

(2)经济林低产园改造主要实施:核桃低产园改造、山杏和大扁杏改良,每亩补助元,当年验收合格后一次性兑现;红枣低产园改造-降高塑形,每亩补助元,三年实施完成,补助资金分三年兑现,第一年每亩补助资金元,第二年每亩补助资金元,第三年每亩补助资金元。

(3)灌木平茬复壮,每亩补助元,当年验收后一次性兑现。

★其他扶贫*策

1.什么是扶贫小额信贷“两免一贴”*策?

答:对有劳动能力,具有贷款意愿,有志于发展增收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程序通过诚信评价后,可以申请数额5万元以内的贷款,3年期内,贷款免担保、免抵押,*府对贷款利息进行全额补贴。

2.互助资金协会入会对象、条件、费用、资金来源、借款金额、条件、用途分别是什么?

答:互助资金协会入会对象为有发展生产能力村民;入会条件是自愿加入,自愿按一定比例缴纳互助基准金为依托,贫困户入会费用可部分或全免;资金来源于国家财*出资及会员自愿出资;借款金额为—0元,最多不超过2万元;借款条件为借款人根据协会章程支付一定的占用费;借款用途为用于发展生产、增收致富项目。

来源:榆林扶贫

--刘树雄

--宋渊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榆林市脱贫攻坚政策要点之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