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纳入专项管理的特殊慢性病及报销比例
贫困人口I类(共6种):恶性肿瘤、白血病、器官移植术后(服用国产抗排斥药)、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尿*症期)、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失代偿期)。II类(共4种):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病综合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III类(共35种):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脑梗死、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2级及以上)、糖尿病(有并发症)、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障碍、癫痫、结核病、慢性肾炎、风湿性心脏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脉管炎、紫癜性肾炎、系统性变应性血管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麻痹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天疱疮、银屑病、致密性骨炎、重症肌无力、中枢性尿崩症、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格林巴利综合症、克罗恩病、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脊髓空洞症。IV类(共2种):肝硬化(代偿期)、布氏病。Ⅴ类(7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硬皮病、大骨节病。将农村贫困人口Ⅰ、Ⅱ、Ⅲ和Ⅴ类门诊特殊慢性病新农合补助封顶线比普通患者提高20%,补助比例不变,即年度封顶限额:Ⅰ类由元提高至元;Ⅱ类由元提高至元;Ⅲ类由元提高至元;Ⅴ类由元提高至元。Ⅳ类门诊特殊慢性疾病继续按原规定执行。报销比例:门诊特殊慢性病补助比例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8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70%,市内二级为60%,市内三级及其他医疗机构为55%。重度氟骨症、慢性克山病纳入门诊特殊慢性病管理,每人每年限额分别为元、1元。市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报销比例为80%,其他定点医疗机构为70%。将儿童苯丙酮尿症、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患者纳入新农合特殊慢性病报销管理,按照70%比例进行报销;0-18周岁患者年度封顶线为1.5-2万元。慢保办理程序
患者持身份证、合疗卡、照片到所属县指定医疗机构鉴定申请慢性病鉴定,持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有关检委托查资料的可一并提交。持医院住院病历的患者,县市区合疗办可直接认定,苯丙酮尿症、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患者需提供省妇保院(西北妇儿)医院有关资料认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特殊慢性病患者,年度门诊报销额度较非贫困人口多20%。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报销封顶线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15万元,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封顶线55万元,累计每人每年最多可报销70万元。可以实行定点救治、定额付费的病种农村贫困人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25种大病纳入新农合大病救治范围,实行定点救治,落实新农合健康扶贫倾斜*策,提高新农合补助比例,医院按90%、医院按68%,医院按70%,医院按65%的比例,给予新农合补助,以减轻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针对贫困残疾人优惠*策在普通贫困人群基础上,在已有的运动疗法等9项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的基础上,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贫困人口新农合的报销范围。“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农村贫困人口在市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时,新农合医保报销、大病保险、民*医疗救助都可在就诊医疗机构设置的服务窗口办理,只需签字确认留电话备查,并需支付个人自付费用即可,不用再拿相关手续去医疗办、民*局办理。贫困户市外住院报销时需要提供那些资料转诊单(备案单)、身份证、合疗卡。贫困户看病报医院就诊,凭身份证、合疗卡以及有关贫困证明(系统标识)等,医院“一站式”结算窗口直接报销(救助);医院就诊未报销的,出院后携带相关资料到县市*务大厅(或经办机构)按规定程序报销(救助)。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时,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有什么不同起付线按原标准的50%计算,报销比例在原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村卫生室基本标准(一)建设原则。每个行*村建成1个村卫生室。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少的行*村可与相邻行*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村可不设村卫生室。
(二)建设规模。行*村卫生室房屋建设规模不底于60平方米;至少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药房。
(三)人员配置。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暂不具备乡村医生配备条件的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选派医师或指定相邻乡村医生通过巡诊、派驻等方式提供服务。
来源:
东方红脱贫佳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