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肌营养不良患者就真的没有治疗希望吗
TUhjnbcbe - 2021/8/10 22:18:00
肌营养不良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发生于男孩。据统计,全球平均每个新生男婴中就有一人患此病。没及时治疗的话,孩子在学龄前就会因骨骼肌不断退化出现肌肉无力或萎缩,导致不便行走。耽误时间过久的话,孩子大概在7岁到12岁时,就会彻底丧失行走能力,通常到20多岁就会因为心肌、肺肌无力而死亡。肌营养不良症的病因:为遗传性疾病。根据遗传方式,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Becker胍营养不良、Emery-Drcifuss肌营养不良为X连锁隐性遗传,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对于假性肥大型和肌营养不良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最为深入,其病变基因定位在Xq21.2,已成功克隆出DMD基因,其大小为2.4Mbp,cDNA为14kb,编码一个分子量为kDa的蛋白质,即抗肌萎缩蛋白,占总肌肉蛋白的o.%,为细胞支架蛋白,位于肌膜的内侧,氨基端与肌动蛋白结合,羧基端与糖蛋白相结合形成复合物,由此细胞骨架膜与细胞外糖蛋白相连,在细胞外基质内形成数个桥梁,当抗肌萎缩蛋白缺乏时,正常肌膜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肌纤维的渗透脆性增加,肌酸激酶(CK)等细胞内成分的逸出及Ca2+、Na+大量内流,从而导致肌肉的变性坏死。抗萎缩蛋白缺如或低于正常水平3%以下的患者,90%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表现为典型的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而在仅有抗肌萎缩蛋白数量减少或分子结构异常时则表现为Becker型肌营养不良。尽管临床表现不同,但在病理学上变化基本一致,肌营养不良症的早期表现为肌质网的扩大、排列不规则,肌纤维呈均质样变性,随着疾病进展,不断出现肌纤维细胞的坏死和再生,继而出现肌细胞数量减少,肌内膜明显增生,最终表现为肌纤维的增大、分叉、透明样化、萎缩,肌肉组织被大量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充填,可产生假性肥大。心肌细胞可有脂肪浸润和纤维化而变性。通过肌肉活体组织检查,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可以发现各自不同的蛋白缺陷。肌营养不良症伴智力减退可伴有大脑皮质的发育异常,如巨脑回、皮质异位或其他的皮质发育异常。中医药在肌营养不良的治疗方面,尤其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着优势。肌营养不良归属痿症,病因病机与人的肝、脾、肾密切相联,而肌营养不良症又属痿证范畴,故治疗上均应从调理肝、脾、肾入手,加之本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而且以儿童为多见,所以更应当考虑本病为先天肾气不足。其次是大多数患儿均有偏食倾向,有一些患者缺乏微量元素"硒"。所以我们采取复元奇方饮治疗肌营养不良的同时需要科学的锻炼饮食调理。

更多关于复元奇方饮的问题及购买渠道,可加客服

1
查看完整版本: 肌营养不良患者就真的没有治疗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