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这颗蓝色星球诞生伊始,距今已经过去几十亿年,经过如此久的变迁,地球初期的痕迹在地面上很难找到。同时,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如今生物形态各异的自然界。
自然界动物之间的差异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总归追随一个原则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凶猛的食肉动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进化出尖牙利爪,食草动物在躲避猎手追击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去获得充足的食物,这让它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不断进化。
例如利用变色保护自己的变色龙,身着一身盔甲的乌龟、犰狳(qiuyu),通过舍掉一部分身体组织而躲避追击的壁虎,遇到危险吐出内脏的海参等,通过查阅资料会发现自然界中还有如此多有趣的自卫方式。
水中小马哥——枪虾
看到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奇怪,实在是无法把枪和一只虾联系在一起,难不成是一只背着枪的皮皮虾?其实不然,枪虾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虾钳。
枪虾最大身长约5.5cm,主要生活在热带海洋的浅水区,身体左右两边分别有一只螯,较小的那只用来进食,较大的那只长度可达到2.8cm,被当作武器。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发现,枪虾的大螯上方有一处凸起,而下方有一处相应的凹陷。
枪虾快速闭合大螯,凸起与凹陷契合在一起,凸起会将凹陷处的水快速排出,射出一道速度高达KM/h左右的水流,可以直接将猎物击晕或击杀。
高速水流形成空穴效应,产生极小的低压气泡,水压恢复正常后气泡破裂,响声也就因此产生。
据研究,枪虾所发出的声响可达到-分贝,大部分真实的枪声大约在80-分贝区间,甚至有时还会影响到潜水艇的水下通讯系统,可见枪虾的身体结构有多么的神奇。同时枪虾如果意外折掉自己的“枪”,那么它另一边的小螯可以逐渐长成大螯,继续担任武器的职责,而新长出来的是一只小螯,继续用作进食。
而有些时候枪虾可以同时长出两只大螯,同时拥有两把枪的它威慑力可以说是大幅度提升,但它也有自己的苦恼,就是吃饭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擦枪走火......
除此之外,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朋友也随身携带了化学武器。
陆地喷子——气步甲
如果说刚才的枪虾是“水中小马哥”,那么这位朋友可以被称为“陆地喷子”,要说它有多狠,看看它的武器就知道了。
气步甲,体长13-20毫米,宽5-5.5毫米,在我国江西、台湾、福建等地均有出没,如果在野外遇到这只狠虫一定要离它远远的,别看它很小只,威力可不容小觑。气步甲遇到危险时尾部会发出响声,喷射出高达摄氏度的高温炮弹,同时伴随着恶臭和*色*气,以此来吓退敌人。
看到这里会有个疑问,在喷射之前,这种高温物质是如何在体内储存的?不会烧到它自己吗?
这就要从气步甲身体结构来讲了,在其尾部分别有两个独立的腺体,一个可以生产出对苯二酚,另一个可以产出过氧化氢,平时两个物质是“独立包装”的,只有在气步甲遇到危险时,才会将两种物质喷射出来。两种物质相遇,在酶的催化下,瞬间变成摄氏度的高温*气,向前喷射出去,这股*气可以喷射其体长倍以上,妥妥的陆地喷子。
但当它“弹尽粮绝”时,就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小绵羊,失去了任何反抗的能力。
小绵羊?失去防抗能力?我好像想到了一个更有趣的东西。
舍己为羊——晕倒羊
羊的品种有很多,例如可爱的瓦莱黑鼻羊、健硕的杜泊羊、内蒙古力农牧场饲养的各方面都很均衡的小尾寒羊等,每个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在美洲有这么一种特殊的羊,它们没有什么优势,成名竟然靠的是“晕倒”。
如何辨别晕倒羊和其他羊?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到它的身边,猛的一下吓唬他,如果它晕倒了,那么它就是纯种晕倒羊,如果过了一会儿才晕倒,你就得考虑考虑它是不是纯种了(开个玩笑哈)。
晕倒羊的神经非常脆弱,以至于牧场主从它身边经过,它都会被吓得四肢僵硬,笔直地摔倒在地,然后第二只受到惊吓也跟着倒地,第三只第四只......以至于整群羊都晕倒在地上,就像多米诺骨牌。
其实,晕倒的原因是它们患有“先天性肌强直症”,作为一种遗传性缺陷,让它们很是痛苦,就算没有人的惊吓,它们一周也会晕倒大约25次,这一特点也成为了它们带来了“名利”,有些被用来招揽游客,戏剧效果满满。
而它也有伟大的一面,因为神经很脆弱,以至于遇到野兽时,它们会因为惊吓倒地,而为同伴争取逃跑的时间,可以说是舍己为羊、大公无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