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人工智能讲座汇总514515
TUhjnbcbe - 2021/5/30 17:08:00

1

2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会会员和人工智能从业人员、学生、学者等,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CAAI人机融合智能专委会、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承办的“人机融合智能”系列线上论坛第一期将于年5月15日(周六)19:00-21:00精彩上线。

报告简介

一、乔晖:无监督模态迁移光学显微成像

在显微成像中,由于生物活动的高速动态特性,或者成像模态的非兼容性,以及样本制备的不可逆性,获取配对的训练数据在很多场景下是不可行的,推进深度学习图像变换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走向实用,必须破除对配对训练数据的依赖。本报告着重于介绍我们课题组近期在无监督模态迁移光学显微成像的一些相关研究和应用探索。

二、郭雨晨:高效深度学习:理论与应用

大数据与强算力为深度学习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但深度学习一定依赖于大数据与强算力吗?在互联网数据的长尾效应下,如何在数据稀少的条件下为尾部数据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在广泛存在的边缘设备(如摄像头、手机)中,如何在计算资源受限的条件下部署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本报告将探讨在小数据与弱算力的条件下,以脑启发的理论实现高效深度学习。

三、加福民:频率依赖的脑深部闭环调控治疗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Hz以上)治疗帕金森病,不仅能显著改善其震颤、肌强直及运动迟缓等症状,还能减少服用药物引起的运动波动,延长开期时间,已经成为帕金森病治疗的首选外科疗法。然而对冻结步态等中线症状却改善有限,甚至会使其恶化;相对低频(60Hz-80Hz)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但对帕金森病主要症状的控制效果就会下降。在脑起搏器国产化的过程中,临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所在团队首次提出了丘脑底核变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新疗法,在临床上产生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变频刺激疗法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乃至基础研究,未来如何与闭环刺激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会。

扫码观看

“人工智能哲学探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工智能讲座汇总5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