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考试资源淘宝店铺:泽成教育
心动周期:心脏每次收缩、舒张一次称为心动周期。
心率:每分钟的心动周期数。
心输出量:左、右心室收缩时射入主动脉或者肺动脉的血量。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x心率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舒张末期容积之比。
心肌细胞的基本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心肌中的自律细胞:①P细胞(存在于窦房结中,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为心脏的起博点)。②浦肯野氏细胞。
心肌细胞收缩的特点:①不发生强直收缩;②期间收缩和代偿间隙。
心室肌细胞整个动作电位可分为0、1、2、3、4五个时期。0期为去极化过程,膜电位由负转正;1期为快速复极初期,膜电位下降至0电位水平;2期又称平台期,持续时间-ms,是导致心室肌复极化过程较长的主要原因。3期为快速复极末期,膜电位快速降低;4期为静息期,膜电位已恢复至静息电位水平。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1.P波:反映兴奋在心房传导过程中的电位变化;2.QRS波:反映兴奋在心室各部位传导过程中的电位变化;3.T波:反映心室肌复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变化;4.P-R间期:反映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所经历的时间。5.Q-T间期:反映心室开始兴奋到心室全部复极化结束所需的时间。
心音:1.第一心音(心缩音):音调低、持续时间较长,产生原因是心室肌的收缩、房室瓣的关闭、射血开始引起的主动脉管壁振动。2.第二心音(心舒音):音调高、持续时间较短,产生的原因是半月瓣突然关闭、血液冲击瓣膜、主动脉中血液减速。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①每博输出量: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博输出量的多少。②心率:心率加快时,舒张压升高,脉搏压降低。③外周阻力: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④主动脉弹性:主动脉弹性好,脉搏压降低。
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比: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比升高,则动脉血压升高。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静脉回心血量:大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静脉回心血量影响因素: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②心脏收缩力量;③体位改变;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⑤呼吸运动。
微循环的组成: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等七部分组成。(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功能是控制微循环血流量;真毛细血管的生理功能是物质和气体交换)。
组织液: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①毛细血管血压:(如心脏衰竭,引起水肿);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营养不良或肝脏疾病时,引起水肿);③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受阻时,可致水肿);④毛细血管通透性:(炎症时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引起局部水肿)。
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犀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蛋白激酶和细胞内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使心肌膜上的钙通道激活,导致心率加快,房室交界的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加强。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后者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M型胆碱能受体,可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导致心率减慢、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收缩能力减弱、房室传导速度减慢等。
肾上腺素:
1.心脏,与β受体结合,使心输出量增加;
2.在皮肤、肾脏、胃肠道平滑肌,与α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
3.在骨骼肌、肝管平滑肌,与β受体结合,使血管舒张。
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心率减慢。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H+浓度变化。
小试牛刀
1.促使毛细血管内液体向外滤过的力量是()
A.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
B.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C.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E.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2.动物第一心音形成的原因之一是()
A.房室瓣关闭B.半月瓣关闭
C.心室的舒张D.心房的收缩
E.心室的充盈
3.与组织液生成无关的因素是()
A.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静水压
E.血浆晶体渗透压
4.心率加快时,()
A.心动周期持续时间不变
B.心动周期持续时间延长
C.舒张期不变、收缩期缩短
D.收缩期不变、舒张期缩短
E.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但后者缩短较前者明显
5.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起搏点是()
A.房室结B.窦房结
C.房室束D.左右束支
E.蒲金野氏纤维
6.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可感受的刺激是()
A.白蛋白含量变化B.氢离子浓度变化
C.钠离子浓度变化D.钙离子浓度变化
E.钾离子浓度变化
(7-8题共用备选答案)
A.物质和气体交换B.淋巴液回流
C.参与体温调节D.感受刺激
E.控制微循环血流量
7.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主要功能是()
8.真毛细血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9.心室肌复极化时程较长的主要原因是存在()
A.复极初期 B.去极化期
C.平台期 D.复极末期
E.静息期
10.正常心电图的波形中,QRS波群的起点标志着()
A.心房有一部分开始兴奋
B.左、右心房已全部兴奋
C.心室已有一部分开始兴奋
D.两心室已全部兴奋
E.心室肌复极化完毕
11.以下可使组织液生成减少的是()
A.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B.血浆蛋白生成减少
C.血浆蛋白排出增加
D.淋巴回流受阻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12.动物第二心音形成的原因之一是()
A.房室瓣关闭B.半月瓣关闭
C.心室的舒张D.心房的收缩
E.心室的充盈
13.下列不属于心肌细胞的基本生理特性的是()
A.兴奋性B.舒张性
C.自律性D.传导性
E.收缩性
14.正常情况下,迷走神经兴奋时,心血管活动的变化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力增强
C.心输出量增加
D.外周血管口径缩小
E.房室传导减慢
软件详细介绍
“兽课网”一个超好用的,执兽电子题库!!
(点击文字阅读)
答案:
1-5E、A、E、E、B
6-10B、E、A、C、C
11-14A、B、B、E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微店直接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