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生理学试题
TUhjnbcbe - 2021/4/22 18:02:00

希望对大家的知识复习有一定的帮助,记得
  
  B 补吸气量
  
  C 肺活量
  
  D 功能余气量

44.如果呼吸的潮气量减小50%,同时呼吸的频率增加1倍,其结果是:()

A肺的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不变

C肺泡通气量增加D肺泡通气量减少

45.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的分压差B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C气体分子质量的大小D呼吸膜对气体的通透性

46.实验中将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剪断,呼吸发生的变化是:()

A变快、变深B变快、变浅C变慢、变深D变慢、变浅

47.平静呼吸时,在哪一时相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A呼气初B吸气末C吸气初D呼气末

48.血液中CO2升高,最主要的是通过刺激什么影响呼吸?()

A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B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C肺部感受器D中枢化学感受器

49.胸廓的弹性回缩力最大时出现在:()

A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B平静呼气末

C深吸气末D平静吸气末

50.内呼吸是指:()

A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D肺换气以后的呼吸环节

四、判断题

1.切断兔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其呼吸变慢变浅。()

2.肺牵张反射的作用是抑制吸气中枢。()

3.控制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脊髓。()

4.肺泡表面张力可因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而减少。()

5.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6.增加呼吸道的容积意味着解剖无效腔增大。()

7.血红蛋白的氧容量是指血浆中溶解的氧的毫升数。()

8.平静吸气时膈肌收缩,肋间外肌舒张。()

9.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是调节呼吸的重要的外周化学感受器。()

10.C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主要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

11.肺总量是反映肺的通气功能最好的指标。()

12.肺换气指的是外界大气与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13.肺的功能余气量是指平静呼气末肺内未被呼出的气量。它等于补呼气量减去潮气量。()

14.由于O2和CO2在血液中都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因此二者存在着竞争性抑制现象。()

15.肺的顺应性越大,说明肺的弹性阻力越小。()

16.缺氧刺激对于呼吸中枢产生的直接作用是抑制。()

17.肺的总容量等于肺活量与功能余气量两者之和。()

18.机体缺氧可以使呼吸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因此使呼吸运动增强。()

19.吸气时,肺内压降低,胸膜腔内负压增大。()

20.血液的氧容量越大,血液的氧饱和度就越高。()

五、简答题

1.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有何变化?

2.胸腔内负压有何生理意义?

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何生理功能?

4胸内负压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生理学意义?

5CO2调节呼吸活动是通过何种途径实施的?

6简述血红蛋白和氧结合的特点?

7简述肺牵张反射的特点?

8简述颈动脉化学感受器的生理特点?

9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有何作用?

10大脑皮质对呼吸运动可进行控制,表现是什么?

11简述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

12简述CO2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

六、论述题

1何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何生理作用?

2氧离曲线为什么是特有的“S”形?在呼吸生理中有何重要意义?

3试述缺O2和CO2增多时,对呼吸影响的主要机制?

4何谓呼吸式?有几种类型?有何生理意义?

5由休闲状态转为役用状态的牲畜,其呼吸将发生什么变化?机制如何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物理消化2胃的排空3.反刍4容受性舒张5化学消化

6.微生物消化7.消化8.细胞内消化9.细胞外消化10生物学消化

11基础电节律12容受性舒张13饥饿收缩14肠-胃反射15反刍

16蠕动冲17分节运动18摆动运动19发酵作用20腐败作用

二、填空题

1.饲料在消化管内消化方式有、、三种。

2.胃内压超过时,才能排空。

3.人体最重要的消化腺是。

4.胃的消化性运动主要有和两种。

5.瘤胃内的微生物主要为、、。

6.家畜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是。

7.瘤胃微生物能合成及。

8.胃液的分泌分为、、三个阶段。

9.胰淀粉酶的作用是。

10.促胰液素可使胰腺分泌大量的和。

11.胃肠道的神经支配有交感神经、和。

12.支配胃肠道的副交感神经是和。

13.胃液主要有4种成份,分别是、、和。

14.小肠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和摆动。小肠内的消化液有:小肠分泌的小肠液和_,以及肝分泌的,其中消化能力最强的是_。

15.蛋白质的主要吸收形式是,糖的主要吸收形式是,二者的吸收都需要与协同吸收。

16.大肠内微生素可合成少量的维生素和维生素,并由肠壁吸收。

17.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而胰高血糖素分泌。

18反刍的生理意义在于把饲料和混入大量的,以便更好地_。

19饲料中可消化的干物质有%,经过瘤胃的细菌和的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等。

20食管沟闭合与吞咽动作是_发生的,也是通过所引起,其感受器位于口腔和咽部的。

21胃酸缺乏不利于和的吸收。

22抑制胃排空的十二指肠内因素包括、、_和。

23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在。

24小肠内蛋白质以形式被吸收。

25小肠内脂肪的主要消化产物是、和_。

三、单项选择题

1.消化管壁的平滑肌主要特性是()

A有自动节律性活动

B不受神经支配

C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D对温度改变不敏感

2.唾液含的消化酶是()

A淀粉酶B蛋白酶

CATP酶D脂肪酶

3.胃液含的消化酶是()

A淀粉酶B蛋白酶

CATP酶D脂肪酶

4.盐酸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A胃腺的主细胞B胃腺的粘液细胞

C胃腺的壁细胞D幽门腺的G细胞

5.胃蛋白酶原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A胃腺的主细胞B胃腺的粘液细胞

C胃腺的壁细胞D幽门腺的G细胞

6.内因子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A胃腺的主细胞B胃腺的粘液细胞

C胃腺的壁细胞D幽门腺的G细胞

7.胃泌素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A胃腺的主细胞B胃腺的粘液细胞

C胃腺的壁细胞D幽门腺的G细胞

8.下列哪种维生素的吸收与内因子有关()

A维生素B1B维生素B12

C维生素CD维生素A

9.下列哪种维生素的吸收与胆汁有关()

A维生素B1B维生素B12

C维生素CD维生素A

10.胃期的胃液分泌是食物刺激哪个部分的感受器引起的()

A口腔和咽部B胃

C十二指肠D回肠

11.肠期的胃液分泌是食物刺激哪个部分的感受器引起的()

A口腔和咽部B胃

C十二指肠D回肠

12.下列有关胃泌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胃幽门部的D细胞所分泌

B胃中淀粉分解产物刺激其分泌作用最强

C可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

D胃中PH降低可促进其分泌

13.下列对胆汁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肝细胞分泌B含有胆色素

C含有胆盐D含有消化酶

14.对消化道物理消化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将食物不断推向前进

B将食物磨碎

C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

D使脂肪分解

15.消化管壁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不包括()

A对电刺激敏感

B有自动节律性

C对某些物质和激素敏感

D温度下降可使其活动改变

16.下列与头期胃液分泌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分泌的持续时间长B分泌量大

C分泌的酸度高D与食欲无关

17.小肠的运动形式不包括()

A容受性舒张B紧张性收缩

C分节运动D蠕动

18.下列哪项与胆汁的分泌和排出无关()

A进食动作B胃泌素

C胆色素D胆盐

19.瘤胃内的微生素可合成()

A维生素DB维生素K

C维生素CD维生素A

20.胃肠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产生主要由于:()

ACa2+的跨膜扩散BK+的跨膜扩散CCl-的跨膜扩散

DNa+的跨膜扩散E生电性钠泵的周期性变化

21.消化道平滑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

AK+内流BNa+内流CCa2+内流DCa2+与K+内流ENa+与K+内流

22.关于基本电节律的叙述,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生电性钠泵的周期性活动有关

B当其去极的幅值超过一定临界时,可触发一个或多个动作电位

C它的产生是肌源性的

D去除神经体液因素后不能产生

E是平滑肌收缩的控制波

23.关于消化器官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B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递质

C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

D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无调制作用

E内在神经丛存在于粘膜下和平滑肌间

24.下述关于胃肠激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由散在于粘膜层的内分泌细胞分泌B有些胃肠激素具有营养功能

C仅存在于胃肠道D可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

25.下列哪一个激素不属于胃肠激素:()

A胃泌素B胆囊收缩素C肾上腺素D促胰液素E生长抑素

26.胃泌素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A促进胃酸分泌B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C抑制胆囊收缩

D促进胃的蠕动E对胃粘膜具有营养作用

27.下列哪项不是促胰液素的作用:()

A促进胃酸分泌B促进胰液中水和HCO3-的大量分泌C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

D促进小肠液的分泌E与胆囊收缩素有协同作用

28.人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

A凝乳酶B麦芽糖酶C溶菌酶D蛋白水解酶E肽酶

29.下列哪一项不是唾液的生理作用:()

A部分消化淀粉B部分消化蛋白质C湿润与溶解食物

D清洁和保护口腔E杀灭食物中的细菌

30.关于消化道运动作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磨碎食物B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C使食物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

D向消化道远端推送食物E使消化管内保持一定压力

31.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实现的:()

A交感神经B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

C迷走神经末稍释放的血管活性肠肽D壁内神经释放的生长抑素

E肠-胃反射

32.关于胃排空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胃的蠕动是胃排空的动力B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胃排空

C液体食物排空速度快于固体食物D糖类食物排空最快,蛋白质最慢

33.下列哪一种因素可抑制胃排空:()

A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B迷走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

C胃内氨基酸和肽浓度升高DG细胞释放胃泌素增多

E肠-胃反射增强

34.下列哪一种因素促进胃的排空:()

A胃内氨基酸和肽浓度升高B十二指肠内的酸刺激

C十二指肠内的脂肪浓度升高D十二指肠内渗透压升高

35.下面哪一项不是消化液的生理作用:()

A水解食物中的大分子B为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C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相近D保护消化道粘膜

E有时会损伤消化道粘膜

36.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B主细胞分泌内因子C壁细胞分泌盐酸

D幽门腺和贲门腺分泌粘液E粘液细胞分泌粘液

37.胃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哪一项:()

A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一个酸性作用环境

B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

C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D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E促进钙和铁的吸收

38.下列哪种物质不刺激胃酸分泌:()

A胃泌素B生长抑素C甲状旁腺素D糖皮质激素

39.关于头期胃液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食物直接刺激口腔才能引起B只受神经调节

C分泌机制为非条件反射D酸度高,消化力强

40.下列关于胃酸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壁细胞分泌B分泌过程是耗氧能过程

C质子泵在H+分泌中起关键作用DH+的分泌与K+的细胞内转运相耦联

E壁细胞分泌HCl增多时,血浆pH将下降

41.肠期胃液的分泌主要是通过十二指肠释放哪种胃肠激素实现的:()

A胆囊收缩素B促胰液素C肠抑胃肽D胃泌素E生长抑素

42.下列哪种情况可抑制胃泌素释放:()

A迷走神经兴奋B胃内pH值低于4C胃内pH值低于1.5

D胃内肽和氨基酸浓度升高E扩张胃窦

43.由胃排空的速度最慢的物质是:()

A糖B蛋白质C脂肪D糖与蛋白的混合物E糖、蛋白和脂肪的混合物

44.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

45.胰液中不含:()

A肠致活酶B胰蛋白酶原C糜蛋白酶原D淀粉酶和脂肪酶

46.胃酸分泌减少时,促胰液素的分泌:()

A减少B增多C不变D先减少,后增多E先增多,后减少

47.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重要物质是:()

A糜蛋白酶B胰蛋白酶本身C肠致活酶D盐酸EHCO3-

48.使糜蛋白酶原活化的物质是:()

A糜蛋白酶自身B胰蛋白酶C肠致活酶D盐酸EHCO3-

49.对蛋白质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A唾液B胃液C胰液D小肠液E胆汁

50.下列哪种物质不促进胰腺分泌:()

A乙酰胆碱B促胰液素C胆囊收缩素D胃泌素E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51.对胰酶分泌促进作用最强的是:()

A生长抑素B胃泌素C胆囊收缩素D促胰液素E胰岛素

52.下列情况中不引起胰液分泌的是:()

A食物刺激口腔B食物刺激胃C食物刺激小肠

D迷走神经兴奋E胃酸分泌减少

53.对胰腺分泌HCO3-促进作用最强的是:()

A生长抑素B乙酰胆碱C胃泌素D胆囊收缩素E促胰液素

54.下列有关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B消化期时只有胆囊胆汁排入小肠

C胆汁中含有脂肪消化酶D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

E胆盐可促进蛋白的消化和吸收

55.下列因素中,不刺激胆汁分泌的是:()

A迷走神经兴奋B胃泌素释放C交感神经兴奋

D促胰液素释放E胆盐的肠—肝循环

56.胆盐可协助下列哪一种酶消化食物:()

A胰蛋白酶B糜蛋白酶C胰脂肪酶D胰淀粉酶

57.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于:()

A食道B胃C小肠D结肠

58.糖吸收的分子形式是:()

A多糖B寡糖C麦芽糖D单糖

59.蛋白质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吸收:()

A多肽B寡肽C二肽和三肽D氨基酸

60.小肠粘膜吸收葡萄糖时,同时转运的离子是:()

ANa+BCl-CK+DCa2+

四、判断题

1.唾液的分泌主要是受体液调节。()

2.胃液是指胃粘膜各腺体所分泌的混合液。()

3.盐酸对胃腺分泌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正反馈的自动调节方法。()

4.胃容受性扩张是由迷走神经所引起。()

5.瘤胃内的微生物随食糜进入皱胃后,被消化液分解而解体。()

6.胆盐在脂肪的消化吸收中起重要作用。()

7.消化管的自动节律性活动不能向其它平滑肌传导。()

8.瘤胃中最主要的微生物是纤毛虫。()

9.脂肪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

10.瘤胃内的微生物可直接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11.食管沟的作用是防止乳汁溢入网胃和瘤胃。()

12.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之后一定伴随动作和机械收缩。()

13.胃肠道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

14.胃的容受性舒张是一个反射活动,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

15.胃液分泌的三个时期中,以胃期的分泌量最大。()

16.切断小肠的外来神经支配,小肠仍可蠕动。()

17.胃泌素、胆囊收缩素能加强小肠的运动。()

18.刺激迷走神经使胰液分泌增加,而刺激交感神经能抑制由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增加。()

19.长链脂肪酸和甘油脂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脂,并进一步形成乳糜颗粒进入中央乳糜管。()

20.消化器官只有消化吸收作用而无排泄作用。()

五、简答题

1.微生物为什么能在瘤胃内生存?

2.胃液中的盐酸有什么生理作用?

3.简述胆汁的消化作用。

4.简述唾液分泌的调节。

5简述肝脏的功能?

6简述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

7简述胃内盐酸的生理功能?

8简述胃泌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哪项?

9简述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

10胃运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1刺激小肠运动的化学物质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胃液有哪些主要成分?各有何作用?

2试述胃排空的过程及机制?

3试述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

4试述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5试述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

第七章排泄与渗透压调节

一、名词解释

1.原尿2.终尿3.肾小球滤过率4.有效滤过压5.排泄

6.肾糖阈7.肾单位8.高渗尿9.渗透性利尿10渗透性利尿

11水利尿12H+-Na+交换13逆流交换14逆流倍增15肾小管的尿素再循环

二、填空题

1.原尿是不含的血浆。

2.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

3.分泌与排泄都是通过进行的。

4.引起排尿反射的刺激是。

5.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和。

6.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方式有和两类。

7.影响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有和。

8.醛固酮由分泌,作用为。

9.滤过膜由,,三层膜组成。

10.尿液生成过程包括,,。

11.肾小管由,,三部分组成。

12.肾小体包括和两部分。

13.肾小球旁器由,和三类细胞组成。

14.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和。

16.葡萄糖和Na+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和。

17.肾单位的基本功能是排出代谢终末产物,这主要通过的滤过,的选择性重吸收与主动分泌。

18.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这种通透性的高低主要受激素的调节。

19.生理状况下,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滤过的阻力是和。

20.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主要物质有、和。

2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将;而肾小管重吸收率,使尿的排出量。

三、单项选择题

1.肾素由细胞中哪种细胞产生()

A近球细胞B致密斑的细胞

C间质细胞D内皮细胞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

A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B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C使肾小管的髓袢降支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加

D使近曲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增加

3.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由肾小球滤过()

A葡萄糖BNacl

CKclD蛋白质

4.推动血浆从肾小球滤过的力量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肾球囊囊内压

D血浆晶体渗透压

5.出球小动脉收缩时可出现()

A肾球囊囊内压升高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平均动脉血压升高

6.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可出现()

A肾球囊囊内压升高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7.肾的近曲小管对Na+的重吸收是()

A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B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C由电位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D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8.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

A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B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C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D由于渗透作用而被动重吸收

9.肾脏在下列哪个部位对水进行调节性重吸收()

A髓袢升支细段B髓袢降支粗段

C集合管D近曲小管

10.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是()

A髓袢升支细段B髓袢降支粗段

C集合管D近曲小管

11.合成抗利尿激素的部位是()

A大脑皮质B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C神经垂体D中脑上丘

12.渗透压感受器所在部位是()

A大脑皮质B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C神经垂体D中脑上丘

13.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

A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

B动脉血压的改变

C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D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

14.容量感受器位于()

A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

B心房和胸腔内大动脉

C主动脉弓

D颈动脉窦

15.容量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

A动脉血压的改变

B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C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

D血容量的改变

16.醛固酮产生于()

A肾上腺髓质B肾上腺皮质

C肾小球近球细胞D腺垂体

17.在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B醛固酮

C血管紧张素ⅡD肾素

18.下述哪一项与肾脏的排泄功能无关:()

A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B维持机体水和渗透压平衡

C维持机体酸碱平衡D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19.肾脏不能分泌下列哪种激素:()

A醛固酮B促红细胞生成素C肾素D1,25-二羟维生素D3E前列腺素

20.原尿流经下列哪一部分后其成分将不再变化而成为终尿:()

A近球小管B髓袢降支C髓袢升支D远曲小管E集合管

21.关于致密斑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位于近球小管起始部B是Na+含量变化的感受器C是肾素分泌细胞

D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E是晶体渗透压感受器

22.通过下列哪项可完成肾脏的泌尿功能:()

A肾小体和肾小管的活动B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活动

C肾单位、集合管和输尿管的活动D肾单位的活动

E以上都不是

23.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B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机能

C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D近髓肾单位数量多于皮质肾单位

E近髓肾单位与尿液浓缩和稀释关系重大

24.动脉血压波动于80~mmHg范围时,肾血流量仍保持相对恒定,这是由于:()

A肾脏的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

D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E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同时起作用

25.关于尿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尿液渗透压均较血浆高

B尿液的pH与摄食情况无关

C正常人尿液可检测出少量葡萄糖

D正常人尿液不能检测出蛋白质和红细胞

26.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B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C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D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

E两侧肾脏每分钟的血浆流量

27.关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三层组成

B基膜对滤过膜的通透性起最重要作用

C对分子大小有选择性

D带负电荷分子更易通过

E带正电荷分子更易通过

28.下列哪种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

ANa+、K+、Cl-等电解质B血浆白蛋白C氨基酸D葡萄糖

29.下述哪种情况肾小球滤过率将升高:()

A血压升至18.6KPa(mmHg)时B血压降至10.6KPa(80mmHg)以下时

C血压升至26.5KPa(mmHg)时D人球小动脉收缩时

E肾血流量减少时

30.下述哪种情况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E血浆蛋白质浓度降低

31.重吸收Na+最强的部位是:()

A近球小管B髓袢降支C髓袢升支D远曲小管E集合管

32.关于近球小管重吸收Na+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小管液中的Na+被动扩散至小管细胞内

B再由小管细胞管周膜上的Na+泵主动转运至组织间隙

CNa+的重吸收使水重吸收

DNa+的重吸收为Cl-重吸收创造了条件

E重吸收过程是被动重吸收

33.近球小管对Na+的重吸收可促进下列哪一组物质的重吸收:()

AK+、Cl-B水、Cl-、HCO3-CH+、K+

DH+、HCO3-E水、H+、K+

34.关于HCO3-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在近球小管重吸收

B与H+的分泌有关

C是以CO2形式从小管液中转运至小管细胞内的

DHCO3-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帮助

ECl-的重吸收优先于HCO3-的重吸收

35.对葡萄糖具有重吸收功能的小管是:()

A近球小管B远曲小管C集合管D以上全有E以上全无

36.关于葡萄糖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近球小管可以重吸收

B与Na+的重吸收相耦联

C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

D正常情况下,近球小管不能将肾小球滤出的糖全部重吸收

37.糖尿病人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渗透性利尿C水利尿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E醛固酮分泌减少

38.关于H+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近球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均可分泌B分泌过程与Na+的重吸收有关

C有利于HCO3-的重吸收D可阻碍NH3的分泌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H+分泌增多时,K+分泌减少

39.关于NH3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段小管均可分泌NH3BNH3的分泌促进NaHCO3重吸收

CNH3主要由谷氨酸脱氨产生DH+的分泌增多将减少NH3的分泌

E分泌的NH3以原形排出体外

40.关于肾髓质组织间液高渗状态的形成,错误的是:()

A与髓绊、集合管对不同物质的选择性吸收有关

B外髓高渗的形成依赖于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C内髓高渗的形成有赖于升支细段对Na+和Cl-的主动重吸收及集合管对NH3的被动重吸收

D内髓高渗的形成依赖于升支细段对Na+、Cl-的被动重吸收和集合管对尿素的被动重吸收

E近球小管基本上不参与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41.小管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主要发生于:()

A近球小管B髓袢降支C髓袢升支D远曲小管E集合管

42.关于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合成,于神经垂体释放

B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合成,于腺垂体释放

C在下丘脑促垂体区合成,于腺垂体释放

D在下丘脑促垂体区合成,于神经垂体释放

E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释放

43.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毛细血管压增高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肾小球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D醛固酮分泌增多

44.下列哪一因素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A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E血浆白蛋白含量升高

45.“尿生成影响因素”实验中,给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后,尿量将显著增加,其原因是:()

A肾小管溶液中溶质浓度增高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醛固酮分泌增加

46.血容量感受器兴奋可使:()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醛固酮分泌增多D醛固酮分泌减少

47.醛固酮促进Na+重吸收和K+分泌的部位是:()

A近球小管B髓袢降支C髓袢升支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E输尿管

48.对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刺激作用最强的是:()

A肾素B血管紧张素原C血管紧张素ID血管紧张素IIE血管紧张素III

49.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的是:()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B氨基肽酶C羧基肽酶D肾素E肾上腺素

50.下列因素中,哪种不引起醛固酮分泌:()

A循环血量减少B血Na+降低、血K+升高C肾交感神经兴奋

D肾素分泌减少E血管紧张素增加

四、判断题

1.推动血浆从肾小球滤过的力量是肾球囊囊内压。()

2.氨基酸的重吸收部位主要是在近曲小管。()

3.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主要是受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的影响。()

4.只有当全身血量减少大于10%时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变化。()

5.醛固酮是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一种激素。()

6.醛固酮的分泌直接受血K+浓度的调节。()

7.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8.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中脑。()

9.入球小动脉两端的血压比出球小动脉两端的血压要高。()

10.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受抗利尿激素调控。()

11.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可引起尿量增加。()

12.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血浆抗利尿素的浓度下降。()

13.循环血量减少可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

14.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脑干。()

15.有效滤过压同血浆的胶体渗透压成正比。()

16.肾小管细胞分泌H+的同时伴随着Na+的重吸收,即H+-Na+交换。()

17.原尿中的葡萄糖只能部分被重吸收。()

18.原尿中的氨基酸几乎可被全部重吸收。()

19.血液循环量下降时,抗利尿素的分泌减少。()

20.原尿中的水大部分在集合管被重吸收。()

五、简答题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大量饮清水后尿量为什么增加?

3.简述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

4简述尿的生成过程?

5简述能引起肾素分泌的因素有哪些?

6简述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7肾小球滤过率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8影响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9影响肾小管、集合管分泌或排泄H+因素有哪些?

10大量出汗引起尿量减少,其原因何在?

六、论述题

1试述尿的生成过程?

2试述尿浓缩和稀释的原理?

3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是怎样调节尿的生成的?

第九章内分泌

一、名词解释

1.内分泌2.神经内分泌3.旁分泌4.激素5.垂体门脉系统

6.长反馈调节7.应急反应8脑肠肽9肠胃反射10胆盐的肠肝循环

11食管沟反射12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13允许作用14协同作用

15拮抗作用

二、填空题

1.按化学性质不同,激素可分为四类,,,。

2.加压素和催产素分别由和所分泌。

3.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为含碘的,主要有和两种。

4.甲状腺素的合成过程可概括为,,和等步骤。

5.参与调节钙代谢最重要的激素是,和。

6.哺乳动物的胰岛至少含5种内分泌细胞,即,,,和。

7.胰岛分泌的激素有:,,,等。

8.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将肾上腺皮质激素分为,和三类。

9.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产热量,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0.下丘脑分泌的可促进腺垂体释放,此种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11.现已知腺垂体释放的激素至少有7种,它们分别是、、、、、和。

12肾上腺皮质各主要细胞带的分泌物分别是: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和。

13作用最强的盐皮质激素是,它能促进肾脏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的重吸收,抑制的重吸收。

14醛固酮具有作用,当其分泌过多时,可使家畜同时出现和症。

15调节ACTH分泌的三个主要因素是,血中激素浓度及与觉醒和睡眠有关的昼夜周期及应激变化。

16肾上腺素可肝糖元分解,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

17切除动物的或肾上腺,不能维持该动物的生命;而切除或肾上腺,该动物能生存较长时间。

18胰岛素可体内脂肪的储存,储存脂肪的水解。胰岛素缺乏时,常常出现症和症。

19甲状旁腺激素对肾的作用有两个方面。即促进肾小管对的重吸收,抑制肾小管对的重吸收。

20是由母马、母驴的子宫内膜蜕膜细胞分泌,其主要作用是卵泡的生长发育。

21能抑制松果体褪黑激素分泌,从而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

22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血糖,促进脂肪合成,机体生长。

23腺垂体不通过靶腺而发挥作用的激素有、和。

24下丘脑的释放激素(因子)和释放抑制激素(因子)的功能通过的运输机制来调节的分泌。

25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是和。

三、单项选择题

1.胰岛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调节其临近细胞功能,属于:()

A.自身分泌B.旁分泌C.远距离分泌D.腔分泌E.神经分泌

2.下列对激素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血液中含量极微但却有高度生物活性

B.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浓度相当稳定

C.激素过多或过少可出现疾病

D.与激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不足也可出现疾病

E.激素本身可给靶细胞提供能量

3.产生降钙素的内分泌腺是()

A.甲状腺B.肾上腺髓质C.肾上腺皮质D.胰岛E.甲状旁腺

4.产生肾上腺素的内分泌腺是()

A.甲状腺B.肾上腺髓质C.肾上腺皮质D.交感神经末梢E.甲状旁腺

5.产生胰高血糖素的内分泌腺是()

A.甲状腺B.肾上腺髓质C.肾上腺皮质D.胰岛E.甲状旁腺

6.下列哪些物质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必需原料()

A.碘B.铁C.镁C.钠E.钙

7.幼儿期甲状腺功能不足可导致()

A.呆小症B.侏儒症C.巨人症D.尿崩症E.糖尿病

8.幼儿期生长素分泌不足可导致()

A.呆小症B.侏儒症C.巨人症D.尿崩症E.糖尿病

9.胰岛素分泌不足可导致()

A.呆小症B.侏儒症C.巨人症D.尿崩症E.糖尿病

10.甲状腺旁素的生理作用是()

A.升高血钙B.降低血钙

C.升高血糖D.降低血糖

E.升高血纳

11.降钙素的生理作用是()

A.升高血钙B.降低血钙

C.升高血糖D.降低血糖

E.升高血纳

12.使胰岛素分泌增加的是()

A.血钙浓度升高B.血钙浓度降低

C.血糖浓度升高C.血糖浓度降低

E.血K+浓度升高

13.胰岛素由何种细胞所分泌()

A.A细胞B.B细胞

C.D细胞D.PP细胞

E.D1细胞

14.胰高血糖素由何种细胞所分泌()

A.A细胞B.B细胞

C.D细胞D.PP细胞

E.D1细胞

15.肾上腺皮质的作用不包括()

A.分泌盐皮质激素B.分泌糖皮质激素

C.分泌微量性激素D.分泌肾上腺素

16.促进成熟卵泡排卵的是()

A.孕激素高峰B.*体生成素

C.雌激素第一个高峰D..雌激素第二个高峰

E.卵泡雌激素高峰

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下丘脑调节肽:()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抗利尿激素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生长抑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18.下丘脑调节肽共有:()

A7种B8种C9种D10种E11种

19.下列哪个激素不是腺垂体分泌的:()

A促甲状腺激素B*体生成素C催产素D催乳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0.不属于生长激素的作用是:()

A促进蛋白质合成B升高血糖C促进脂肪分解

D促进软骨生长发育E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

21.合成加压素的部位是:()

A神经垂体B腺垂体C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D下丘脑-垂体束E下丘脑促垂体区

22.幼年时生长素分泌过多会导致:()

A肢端肥大症B巨人症C粘液性水肿D侏儒症E向心性肥胖

23.成年人生长素分泌过多会导致:()

A肢端肥大症B巨人症C粘液性水肿D侏儒症E向心性肥胖

24.催乳素促进并维持乳腺泌乳主要起作用的时期是:()

A青春期B妊娠早期C妊娠后期D分娩后E以上各期

25.下列关于催产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由下丘脑合成B由神经垂体释放C促进妊娠子宫收缩

D促进妊娠期乳腺生长发育E促进哺乳期乳腺排乳

26.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

B用药物抑制合成后,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在1~2天内即下降

C对婴幼儿脑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D可增加组织耗氧量,增加产热

E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其合成分泌增加

27.下列哪一项不是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A抑制糖原合成B促进外周细胞对糖的利用C适量时促进蛋白质合成

D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E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

28.在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下列哪一种酶作用最重要:()

A羧基肽酶B碳酸酐酶C氧化酶D过氧化酶E脱氢酶

29.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素D胰岛素E醛固酮

30.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束状带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B束状带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

C网状带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D网状带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

E球状带主要分泌性激素

31.不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是:()

A皮质醇B醛固酮C性激素D肾上腺素E盐皮质激素

32.下列哪种激素的分泌不受腺垂体的控制:()

A糖皮质激素B甲状腺激素C甲状旁腺激素D雌激素E雄激素

33.不影响糖代谢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B生长素C皮质醇D胰岛素E甲状旁腺激素

34.下列激素中,哪一种没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A甲状腺激素B甲状旁腺激素C生长素D胰岛素E雄激素

35.糖皮质激素对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

B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

C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合成

D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

E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

36.关于胰岛素对代谢的调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B促进糖原合成C促进糖异生

D促进蛋白质的合成E促进脂肪合成与贮存

37.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A胰岛素B糖皮质激素C胰高血糖素D甲状旁腺激素E生长素

38.关于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升高血钙,降低血磷B动员骨钙入血C使尿钙减少

D促进1,25(OH)2维生素D3的生成E升高血钙的作用缓慢、短暂

39.可促进小肠对钙吸收的是:()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3E维生素B12

40.关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

B受糖皮质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C受醛固酮的负反馈调节

D在应激状态下分泌增多

E长期大量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其分泌减少

41.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

A血糖水平B血脂水平C血中氨基酸水平D血Na+浓度E血Ca2+浓度

42.产生有活性的维生素D3的部位是:()

A皮肤B肝脏C肾脏D小肠E骨骼

43.关于第二信使学说,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大多数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BcAMP是唯一的第二信使

C激素是第一信使D腺苷酸环化酶可催化ATP转变为cAMP

E细胞膜中的G蛋白参与受体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调节

44.神经激素是指:()

A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B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

C使神经兴奋的激素D神经系统内存在的激素

4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激素的是:()

A肾素B肝素C促红细胞生长素D促胰液素E维生素D3

46.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一信使:()

AcAMPBcGMPCATPD肾上腺素E磷酸肌醇

47.切除肾上腺引起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

C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和糖皮质激素

48.人和动物机体内调节各种功能的两大信息传递系统是:()

A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B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C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

D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

49.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向细胞提供能量B改变细胞内原有生化反应

C仅仅起到“信使”作用D都通过调控基因发挥作用

50.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发病原因是:()

A促甲状腺分泌过少B食物中缺少钙和蛋白质

C食物中缺乏酪氨酸D食物中缺少碘

51.关于催乳素的生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使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B是射乳反射的传出信息之一

C使子宫平滑肌收缩D加速脂肪的合成

52.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主要是:()

A一碘甲原氨酸B二碘甲原氨酸

C三碘甲原氨酸D四碘甲原氨酸

53.关于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提高破骨细胞的活动B促进远曲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

C抑制近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D促进脂肪分解

54.下列激素的分泌,呈现昼夜节律的是:()

A甲状腺素B降钙素C褪黑激素D胰岛素

55下列因素中,哪一项不影响醛固酮的分泌()。

A.血钠浓度降低

B.血钾浓度升高

C.血钠浓度升高

D.血钾浓度降低

E.血氯浓度升高

56给狗以药理剂量的醛固酮,其血压、体重与血浆钾水平将发生哪种反应()。

A.血压升高、体重减轻、血浆K+升高

B.血压升高、体重增加、血浆K+降低

C.血压升高、体重减轻、血浆K+降低

D.血压降低、体重增加、血浆K+降低

E.血压降低、体重降低、血浆K+升高

57甲状腺激素能够降低()。

A.糖酵解

B.糖元异生

C.胰岛素分泌

D.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浓度

E.血浆胆固醇的水平

58肾上腺髓质的分泌直接受什么调节()。

A.副交感神经系统

B.丘脑下部-腺垂体系统

C.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D.交感神经系统

E.肾上腺皮质系统

59下述哪种因素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同时分泌增加()。

A.中*

B.输氧

C.大失血时

D.大量饮用盐水时

E.缺氧

60下述哪种维生素的激活形式可作为一种能显著影响Ca2+的吸收与代谢的激素()。

A.维生素A

B.维生素B复合体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四、判断题

1.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

2.LH可抑制睾酮的分泌。()

3.血糖降低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

4.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时可导致呆小症。()

5.肾上腺素可使血压升高。()

6.血钙浓度下降可导致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

7.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由腺垂体所分泌。()

8.激素可促使靶细胞产生新的生理反应。()

9.雄激素可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以及骨骼肌的生长和发育。()

10.所有激素都必须经血液循环运送到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11.除内分泌腺外,机体尚有很多细胞能分泌激素。()

12.所有的含氮类激素都须经第二信使的传递才能发挥作用。()

13.所有的类固醇激素都是经调控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的。()

14.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使血糖升高。()

15肾上腺素使全身总的外周阻力升高。()

16切除甲状旁腺后,由于降钙素不足,血钙升高,家畜四肢抽搐。()

17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旁腺素以及降钙素的分泌均受血钙浓度的影响。()

18维生素D3在肝脏羟化为其生物活动形式而发挥作用,最后在肾脏失活。()

19cAMP介导激素作用的机制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20呆小症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21降钙素使血钙降低的机制主要是抑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22前列腺素是由前列腺产生的脂类化合物,可以兴奋或抑制全身多种组织细胞。()

23生长激素的分泌在到达成年期将停止。()

24当循环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时,从垂体释放的促甲状激素(TSH)将减少。()

25催产素具有直接刺激乳汁形成的作用。()

26雌激素能加强催产素对子宫的作用。()

27甲状腺能逆电化学梯度摄取碘化物。()

28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从机能上可分为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三大类。()

29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激素包括皮质醇、胆固醇、醛固酮和雄激素等。()

30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时,可抑制垂体产生ACTH。()

五、简答题

1、下丘脑有什么主要生理功能?

2、简述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3、简述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4、简述维生素D3对钙磷代谢的作用。

5、简述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受哪些因素的调节?

6、哺乳动物的胰岛可产生哪些激素?

7、简述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的主要机制。

8、简述激素的传递方式。

9、简述什么是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理?

六、论述题

1试述下丘脑的内分泌机能和它对腺垂体的调节作用。

2证明某一物质是下丘脑促垂体激素(因子)应具备哪些条件?

第十章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化学性突触2.神经递质3.突触延搁4.受体5.特异投射系统

6.脑干网状结构7.去大脑僵直8.锥体系9.条件反射10.牵张反射

11.脊髓休克12.突触13.兴奋-收缩耦联1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6.突触前抑制:17.突触后抑制18.非特异性投射系统19后放20牵涉痛

21对侧伸肌反射22屈肌反射23腱反射

二、填空题

1.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三种。

2.神经纤维传导的一般特征是,,,,。

3.根据突触传递信息的方式,可将突触分为和两种。

4.突触传递的特征是,,,,。

5.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与。

6.根据感受器所接受的刺激性质,常分为,,和。

7.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和。

8.小脑的主要功能有,,。

9.根据脑电图的频率,人为地将其分为,,,四个波形。

10.根据不同睡眠状态下脑电特征,睡眠可分为和两种时相。

11.神经动作电位的去极相是由内流形成,而复极相是由外流形成。

12.无髓纤维传导兴奋的机制是;而有髓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是,其优点是、。

13.根据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功能影响不同,突触可分为突触和突触

14.如果某一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为mV,其超射电位数值为40mV,它的静息电位则为mV。

15.植物性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控制具有,所以当剪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后,动物的心率。

16.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可以使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

17.在建立条件反射时,需要使用无关刺激与刺激在时间上反复结合,这个过程叫做。

18.支配心脏的神经有、和_;支配血管的神经有和。

19.刺激心交感神经的主要效应是,而刺激心迷走神经的主要效应是。

20.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通过受体发挥效应。

21.心交感神经元的节前纤维释放,与节后神经元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而节后纤维释放,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心迷走神经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均释放,但神经节细胞膜上的受体是,而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

22轴突-树突突触,又称突触,其功能是使神经元发生。

23兴奋性化学递质主要是使后膜对的通透性升高,而抑制性化学递质主要是使后膜对-的通透性升高。

24突触后电位分为突触后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突触释放的化学递质有种。

25单胺类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_和。

三、单项选择题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因为()

A.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

B.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

C.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升高,局部超极化

D.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升高,局部超极化

E.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

2.侧支抑制是()

A.运动神经元轴突发出的侧支所引起

B.经过兴奋性中间神经元起作用

C.使拮抗肌同时兴奋

D.经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起作用

E.引起侧支抑制的兴奋来自运动神经元

3.下列哪一项不是突触传递的特征?()

A.单向传递B.有时间延搁

C.可以总和D.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

E.对某些药物敏感

4.对特意性投射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丘脑的神经元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部位

B.每一种感觉的传导投射系统是专一的,可产生特异性感觉

C.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D.在脑干中经过多突触联系再投射到丘脑

E.躯体四肢的感觉投射到对侧大脑皮质

5.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后,将出现()

A.去大脑僵直B.脊髓休克

C.上肢肌紧张下降D.下肢肌紧张下降

E.死亡

6.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不包括()

A.维持平衡B.调节肌紧张

C.协调随意运动D.直接控制精细运动

E.以上都不对

7.大脑皮质运动区控制躯体运动的特征不包括()

A.具有精确的定位B.代表区大小与运动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C.刺激皮质运动区主要引起少数个别肌肉收缩

D.刺激皮质运动区可发生肌群的协同性活动

E.左半球运动区支配右侧躯体运动

8.大脑皮质兴奋时的脑电波是()

A.α波B.β波

C.δ波D.θ波

E.尖波

9.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B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

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D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

E炎热环境下出汗

10.关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它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B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C在不同的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D它是个稳定的电位

E其大小接近钠平衡电位

11.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胞外的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B细胞膜对Na+有点通透性

C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加大细胞外K+浓度,会使静息电位值加大

E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

1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是由于:()

AK+内流BCl-外流CNa+内流DNa+外流EK+外流

13.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加大细胞外Na+浓度,动作电位会减少

B其去极过程是由于Na+内流形成的

C其复极过程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

D膜电位去极到阈电位时,Na+通道迅速大量开放

E该动作电位的形成与Ca2+无关

14.下列关于神经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

D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关

E传导速度与温度有关

15.下列关于有髓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以相邻朗飞氏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

C不衰减传导

D双向传导

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

16.神经肌肉接头中,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磷酸二脂酶BATP酶C腺苷酸环化酶D胆碱脂酶E脂肪酶

17.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A与髓鞘的厚度无关B与纤维的直径成正比

C与刺激强度有关D与温度无关

18.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哪种离子的内流导致递质释放:()

ANa+BK+CCa2+DCl-

19.对电突触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B突触前后膜的电阻较低

C为双向传递D为单向传递

20.使用普鲁卡因麻醉神经纤维,影响了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哪一项特征:()

A生理完整性B绝缘性C双向传导性D相对不疲劳性

21.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都属于:()

A突触前抑制B去极化抑制C外周性抑制D突触后抑制

22.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结构的完整性B功能的完整性C单向传导D相对不疲劳性E绝缘性

23.神经冲动抵达末稍时,引起递质释放主要有赖于哪种离子的作用:()

ACl-BCa2+CMg2+DNa+EK+

24.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双向传递B不易疲劳C突触延搁

D不能总和E刺激停止后,传出冲动也立即停止

2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A极化B超极化C后电位D复极化E去极化

2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种的离子通透性:()

ACa2+BCl-CK+DNa+和K+,尤其是Na+ECl-和K+,尤其是Cl-

27.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A突触后膜对Ca2+、K+通透性增大B突触后膜去极化

C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D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

28.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的离子通透性增加所致:()

ANa+、Cl-、K+,尤其是K+BCa2+、K+、Cl-,尤其是Ca2+

CNa+、K+,尤其是Na+DK+、Cl-,尤其是Cl-

EK+、Cl-、Na+,尤其是Cl-

29.突触后抑制时,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B突触后膜Cl-内流C突触后膜超极化

D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30.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化D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的结果

E以上原因综合的结果

31.以下哪种感觉不经过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入:()

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E本体感觉

32.关于感觉皮层代表区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体表感觉区在中央后回B本体感觉区在中央前回

C视觉代表区在枕叶D听觉代表区在颞叶

E内脏感觉的投射区在额叶

33.关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由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B此起特定感觉

C维持大脑清醒状态D是所有感觉的上行传导道

E维持睡眠状态

34.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指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B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D维持觉醒E协调肌紧张

35.叩击跟腱引起相连的同块肌肉收缩属于:()

A肌紧张B腱反射C屈肌反射D姿势反射E多突触反射

36.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B肌紧张反射C对侧伸肌反射D翻正反射E腱反射

37.对牵张反射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是肌梭B基本中枢位于脊髓C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D脊髓被横断后,牵张反射增强E反射引起的是受牵拉的同块肌肉收缩

38.人的小脑受损伤后,肌紧张会出现:()

A增强B降低C不变D先增强,后降低E先降低,后增强

39.摄食中枢位于:()

A延髓B中脑C丘脑D下丘脑E大脑皮层

40.副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是:()

A心跳加快加强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C胃肠运动加强

D瞳孔散大E胰岛素分泌减少

41.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D5-羟色胺E多巴胺

42.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释放的递质为:()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儿茶酚胺D多巴胺E乙酰胆碱

43.下列哪一类神经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

A副交感的节前纤维B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D躯体运动神经纤维E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44.N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A筒箭*B阿托品C心得安D酚妥拉明E甲氰咪呱

45.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瞳孔缩小B逼尿肌收缩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D汗腺分泌E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46.下列哪一项是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

A瞳孔扩大B糖原分解增加C胰岛素分泌增加

D消化道括约肌舒张E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47.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A延髓B脑桥C下丘脑D大脑皮层

48.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皮层下重要的躯体运动中枢B是皮层下重要的体表感觉中枢

C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D是视、听觉的高级中枢

E是躯体运动和体表感觉的整合中枢

49.下列哪一种生理活动的基本中枢不在延髓:()

A心脏活动B血管活动C呼吸运动D消化道运动E水平衡调节

50.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受损后,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A左半身B右半身C左侧头面部D右侧头面部E双侧头面部

四、判断题

1.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同神经纤维的直径成正比。()

2.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系统的结缔组织,它们一般没有轴突。()

3.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双向传导的。()

4.控制身体不同运动部位的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大小同运动部位的面积大小有关。()

5.大脑皮层运动区交叉支配骨骼肌。()

6.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是彼此拮抗的。()

7.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多数呈现抑制作用。()

8.所有交感神经纤维的末梢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9.一般认为,突触前抑制是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的。()

10.丘脑是感觉的重要中转站。()

11.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的传导是递减性的。()

12.神经元之间信息必须经过化学突触。()

13.所有胆碱能神经元兴奋时释放的乙酰胆碱的作用都是完全相同的。()

14.副交感神经的分布比交感神经广泛。()

15.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结合,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16.叩击股四头肌腱使股四头肌发生一次短促的收缩,这种反射属于多突触反射。()

17.在体骨骼肌是可以单根纤维独立收缩的。()

18.交感神经系统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神经系统。()

19.副交感神经纤维是由脑神经和骶神经中枢发出来的,所以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其作用范围广泛。()

20生命的基本中枢位于丘脑下部。()

21条件反射的形成与非条件刺激是无关的。()

22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必须经过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才能发挥作用。()

23肌梭为长度感受器,而腱器官为张力感受器。()

24肌梭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直接抑制拮抗肌的运动神经元。()

25在一定的范围内,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传递速度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

26有髓纤维冲动的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其主要原因是前者直径比后者大。()

27交感神经节后肾上腺素能纤维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而不是肾上腺素。()

28所有胆碱能神经兴奋时释放的乙酰胆碱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29反射活动中虽然传出神经元的冲动和传入神经元有关,但两者的冲动频率不同。()

30一个神经元内只存在一种递质,其所有的神经纤维末梢均释放同一种递质。()

五、简答题

1、比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不同

2、试述动物去大脑僵直现象及其产生原理

3、大脑皮质运动区有哪些功能特点?

4、突触传递有哪些特点?

5、简述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有哪些?

6、简述轴浆运输的特征。

7、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相比,前者的特点有哪些?

8、胆碱能受体分几类?各有什么作用?

9、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几类?各有什么作用?

六、论述题

1、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各有何特点?

2、试述丘脑的功能。

3、试述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与原理及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

4、试述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作用与产生原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理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