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生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1、大量饮水后体内晶体渗透压(),尿量增加。
A下降B升高C不变D变化很小
2、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
A大脑B小脑C脊髓D延髓
3、心肌产生一次兴奋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特点是绝对不应期特别()。
A短B长C快D小
4、在兴奋—收缩藕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K+BNa+CCa2+DMg2+
5、1克食物完全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
A呼吸商B氧热价C热价D以上都不是
6、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由于()引起的。
AK+内流BNa+内流CK+外流DNa+外流
7、在下楼梯时,股四头肌做()。
A向心收缩B等动收缩C离心收缩D等长收缩
8、慢肌纤维在75%以上的人,较为适宜于()米跑。
ABCD00
9、内环境是指()。
A体液B细胞外液C细胞内液D血浆
10、安静状态下,有训练的耐力运动员每搏输出量较一般人()。
A大B小C相似D完全一样
11、氧脉搏越高,说明心肺功能(),效率()。
A好,高B差,高C好,低D差,低
12、肌紧张的感受器是()。
A位觉感受器B螺旋器C腱梭D肌梭
13、头向左侧偏转时,可引起()肢体()的紧张性增强。
A左侧,屈肌B左侧,伸肌C右侧,屈肌D右侧伸肌
14、在幼年时期,缺乏()可导致“呆小症”。
A胰岛素B生长素C甲状腺素D肾上腺素
15、用力吸气时,静脉回心血量()。
A增加B下降C变化较小D不变
16、看近物时,瞳孔会()。
A缩小B扩大C不变D先扩大后缩小
17、呼吸当量是指每分钟的()的比值。
A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B肺血流量和肺泡通气量
C通气量和吸氧量D吸氧量和通气量
18、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大肠B小肠C胃D以上都不是
19、在其他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外周阻力的变化主要导致()的改变。
A收缩压B舒张压C脉压差D血压
20、经过长期耐力训练可使肌肉耐力、心肺功能得到改善,这是人体对环境变化产生()的结果。
A服习B应激C刺激D适应
21、在形成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教师应抓住动作的()进行教学。
A主要环节B动作细节C次要环节D主要和次要环节
22、衡量机体无氧供能能力的重要指标是()。
A最大摄氧量B肺通气量C乳酸值D最大氧亏积累
23、完成单个动作或整套动作的时间长短,称为()。
A反应速度B耐力速度C位移速度D动作速度
24、衡量有氧耐力的重要生理指标是()。
A肺活量B吸氧量C最大吸氧量D肺通气量
25、下列因素中决定无氧耐力的重要生理因素是()。
A肌肉无氧酵解供能能力B缓冲乳酸能力
C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DA+B+C
26、准备活动的生理意义在于()。
A调整赛前状态B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
C提高代谢水平DA+B+C
27、在高原的长期适应过程中,()的变化将明显有利于氧运输和利用。
A肺通气量增加B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增加
C局部循环和细胞的代谢DB+C
28、人体各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发育最早。
A运动系统B循环系统C神经系统D生殖系统
29、下列物质中,()被称为人体的碱贮备。
AKHCO3BNaHCO3CNaH2PO4DKH2PO4
30、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传递是通过()实现的。
A局部电流B乙酰胆碱C电紧张扩布D释放能量
二、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
1心动周期2等长收缩3呼吸商4牵张反射
5有氧耐力6运动后过量氧耗
三、问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试述血液的生理功能。
2、决定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与一般人比较,运动员心脏有何特点?
四、论述题(15分)
试述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在米跑步比赛时,肌肉产生的乳酸增加对运动者的呼吸会产生显著影响。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理学知识分析肌肉内乳酸增加如何影响呼吸?
(答题要求:首先指出呼吸的变化,然后分析其生理机制。要求思路清晰、文字简练、说理透彻)
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生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小脑的主要机能是()。
A控制身体平衡B调节肌紧张
C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DA+B+C
2.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A肾脏B皮肤C膀胱D肺
3.骨骼肌中的细肌丝是由()组成的。
A肌纤蛋白B原肌凝蛋白C肌钙蛋白DA+B+C
4.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完成定量负荷后即刻,心率比无训练者()。
A上升的多B上升的少C上升明显D下降
5.食物热价是指()。
A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B体外燃烧1克食物释放的热量;
C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气时释放的热量;
D氧化1克食物,消耗1升氧气时释放的热量
6.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快肌纤维的百分数及面积大小,可以影响短跑运动员的()。
A步频B步幅C协调性D步频和步幅
7.屈膝纵跳时,股四头肌()。
A只做等张收缩B先拉长再做等张收缩
C先做等张收缩再拉长D先做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8.当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增高时,通过()作用,使促甲状腺素分泌减少。
A诱导B正反馈C负反馈D交互抑制
9.从卧位转变为站立位时,静脉回心血量是()。
A减少B增加C变化较小D不变
10.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维持血浆的渗透压B使血液具有一定的粘滞性
C运输氧和二氧化碳D参与细胞免疫
11.心肌能够自动地、按一定节律产生兴奋的能力,称为()。
A自动节律性B传导性C兴奋性D节律性
12.机体一切活组织对周围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
A兴奋B兴奋性C应激性D适应性
13.每搏输出量的改变,主要影响()的变化。
A舒张压B收缩压C脉压D血压
14.衡量有氧耐力的生理指标是()。
A吸氧量B最大吸氧量C肺通气量D肺活量
15.正常人第一秒钟时间肺活量应为83%()。
A肺通气量B最大通气量C肺活量D最大吸氧量
16.按肌丝滑行学说,肌肉缩短时()。
A暗带长度减少,H区不变
B明带长度减少,H区变小
C暗带长度不变,H区不变
D明带及暗带长度均缩小
17.气体进出肺泡必须借助于大气压与()间的压力差。
A胸膜腔B肺C组织D血液
18.米跑时直接供能物质是()。
AATPBATP-CPC乳酸能D糖和脂肪
19.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是血液经过()。
A入球小动脉B出球小动脉
C肾小球和肾小管毛细血管网D两次小动脉和形成两套毛细血管网
20.体温()时,会兴奋下丘脑后部的神经元产生寒颤。
A升高B降低C不变D以上都不对
21.激素是()。
A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B高效能的酶
C高效能催化剂D蛋白质
22.在形成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教师应抓住动作的()进行教学。
A主要环节B动作细节C次要环节D主要和次要环节
23.经常进行各种加速度变化的训练,可以提高前庭器官机能的()。
A兴奋性B敏感性C灵活性D稳定性
24.缺乏胰岛素时,血糖浓度()。
A增高B降低C不变D变化较小
25.维持体内水平衡主要通过改变()和循环血量两种途径调节的。
A主动重吸收B血浆晶体渗透压
C胶体渗透压D被动重吸收
26.腱梭能感受()的变化。
A肌肉长度B肌腱长度C肌肉张力D肌腱张力
27.兴奋冲动由神经向肌肉传递时,释放乙酰胆碱,它与后膜受体结合后,使后膜产生()。
A动作电位B终板电位C静息电位D以上都不是
28.“衰竭”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造成的。
A乳酸在肌组织堆积B血液PH下降
C大脑皮质抑制D能量物质减少
29.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动力是()。
A肺泡膜的通透性B气体的理化性质
C气体的分压差D肺内压
30.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Ca2+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通气/血流比值2动作电位3身体素质
4进入工作状态5高原服习6运动技能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何谓肺牵张反射?简述其反射过程及意义。
2、赛前状态时,人体有哪些机能变化?
3、儿童少年骨骼有何特点?在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论述题(15分)
论述影响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案例:有研究显示,一般人在进行40%VO2max运动时,动静脉氧差为12%,而进行剧烈运动时可以增加到14%,经过耐力训练后,动静脉氧差可以增大到15.5%甚至更高。(问题: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生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影响下技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A、环境变化B、劳动C、体育运动D、疾病
2、具有兴奋的组织是()。
A、神经B、肌肉C、结缔组织D、神经和肌肉
3、肌肉具有()等物理特性。(伸展性和粘滞性)
A、兴奋性B、自动节律性C、弹性D、收缩性
4、动作电位是()的平衡电位。
A、K+B、Na+C、CL—D、Ca2+
5、兴奋有神经传递给肌肉时,释放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B、去甲状腺素C、乙酰胆碱D、Ca2+
6、粗肌丝是由()组成的。
A、肌球蛋白B、原肌凝蛋白C、肌纤蛋白D、原宁蛋白
7、内环境是指()。
A、体液B、细胞外液C、细胞内液D、血浆
8、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浓度。
A、Na+B、蛋白质C、葡萄糖D、尿素
9、在一般情况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A、收缩压B、舒张压C、心动周期D、脉搏
10、血液在肺部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A、呼吸B、外呼吸C、内呼吸D、呼吸运动
11、正常成人最大呼气时,第一秒钟时间肺活量应为()。
A、83%肺通气量B、83%最大通气量
C、83%最大肺活量D、83%最大吸氧量
12、米赛跑时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ATPB、ATP-CPC、乳酸能D、有氧代谢系统
13、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是在()
A、脊髓B、延髓C、下丘脑D、脑桥
14、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A、肾脏B、皮肤C、膀胱D、肺
15、胰岛素可促进糖元()
A、合成B、分解C、异生D、运输
16、不超过生理剂量时,甲状腺素促进蛋白质的()。
A、合成B、分解C、转化D、运输
17、旋转正负加速度运动反射的感受器是()。
A、椭圆囊B、球囊C、腱梭D、半规管
18、小脑的主要机能是()。
A、控制身体平衡B、调节肌紧张
C、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D、以上都是
19、运动技能是一种()
A、非条件反射B、行为C、运动条件反射D、肌肉活动
20、在形成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进行教学。
A、主要环节B、动作细节C、次要环节D、主要和次要环节
21、
22、投掷运动员的器械出手速度属于()
A、反应速度B、位移速度C、动作速度D、耐力速度
23、脑细胞的耐受酸能力越强,()越好
A、有氧能力B、无氧耐力C、速度素质D、力量素质
24、赛前状态是指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一系列()性变化。
A、非条件反射B、人工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D、运动条件反射
25、“极点”现象多出现在()运动项中。
A、短跑B、中长跑C、超长跑D、马拉松
26、超长跑时,机体的机能水平处于()
A、进入工作状态B、真稳定状态
C、假稳定状态D、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即处于真稳定状态
27、在()阶段进行下一次训练效果最好。
A、恢复B、运动C、消耗D、超量恢复
28、准备活动是调节人体处于适宜的机能状态,这种调节是通过()进行的。
A、肌肉活动本身B、条件反射C、心理因素D、精神因素
29、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完成定量负荷时,心率比无训练者()。
A、上升的多B、上升的少C、上升明显D、下降
30、青春期高血压的特点是()。
A、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增高B、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
C、收缩压正常,舒张压增高D、收缩压较高,舒张压正常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肌梭是一种感受张力变化的特殊感受器。
()2、体操锻炼可以提高前庭器官的功能稳定性。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调节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作用。
()4、用握力计测器测量握力时,肌肉处于等长收缩状态。
()5、常用最大复数次数(RM)来表示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
()6、运动员红细胞总量较一般人有明显增加。
()7、减压反射是一种典型的正反馈调节。
()8、运动时血液pH值趋于酸性。
()9、肌肉收缩时,I带和H区缩短,A带长度不变。
()10、运动时,外周血液重新分配,大量血液流经骨骼肌。
()11、人在幼年时若缺少生长素,将患呆小病。
()12、头部皮质后仰可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
()13、大脑皮质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益于运动技能的形成。
()14、人体在高原地区停留一定时期,机体对低氧环境会产生迅速调节反应,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15、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不影响步频。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适应性2、突触3、运动技能
4、身体素质5、青春发育期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2、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哪些影响?
五、论述题(20分)
论述影响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1
END
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