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与呕吐的鉴别诊断
1.与反胃鉴别
呕吐前伴有恶心,并有迷走神经兴奋现象,如流涎、出冷汗、脉缓等。而反胃无恶心,亦无迷走神经兴奋现象。
2.与反刍鉴别
反刍是主动将胃内容物反流到口腔,不伴有恶心。经再次咀嚼后重新咽下,发生于饭后15~30分钟,为功能性。
3.食管癌
当癌肿引起食管部分或完全梗阻时,导致食物、唾液、饮水及癌引起的病理性分泌物不能顺利进入胃内,食管扩张引起逆蠕动,将食管内容物吐出。严重者呕吐可很频繁,但每次呕吐量不太大。呕吐物可呈泡沫状黏液,或混有食物残渣,或混有陈旧性血迹。食管癌常呈进行性吞咽困难。
4.贲门失弛缓症
此又称贲门痉挛。发生的原因可能是食管胆碱能神经缺陷使其发生运动障碍。患者的食管可明显地扩张,亦可发生逆蠕动而呕吐。其与食管癌不同之处在于,病程很长,而且咽下困难可以缓解。食管镜检查是鉴别两者最有用的方法。
5.根据呕吐的特征对病因的鉴别
(1)不伴有恶心的呕吐:常见于神经性呕吐、颅内压升高。
(2)喷射性呕吐:常见于颅内压升高、第Ⅷ脑神经病变。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喷射性呕吐+头痛+视乳头水肿,见于颅内压升高。
喷射性呕吐+头痛+颈强直,见于脑膜刺激征。
喷射性呕吐+眩晕+眼震,见于第Ⅷ脑神经病变。
(3)进食后不久即发生恶心、呕吐,见于幽门附近溃疡;呕吐若集体发生,应考虑为食物中*。
(4)晨起时发生恶心、呕吐,常见于妊娠呕吐;夜间发生者,常见于幽门梗阻。
(5)伴有胸痛者,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
(6)伴有腹痛者,常见于腹腔内炎症、梗阻、缺血、内脏充血、器官破裂等病变。
(7)伴有*疸,常见于肝炎、胆囊炎、胰腺炎。
(8)伴有眩晕,常见于第Ⅷ脑神经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后下动脉供血不足。
(9)伴有腹胀,常见于幽门梗阻、肠梗阻。
6.根据呕吐的量、性质、气味对呕吐的病因诊断有帮助
(1)呕吐物量大,见于幽门梗阻、小肠上部梗阻。
(2)呕吐物为血性,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如食管下端黏膜撕裂症、溃疡病、出血性胃炎、胃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胆道出血等。
(3)混有胆汁,说明梗阻的部位在十二指肠以下。
(4)混有隔宿食物,说明有幽门梗阻。
(5)呕吐物有粪臭味,说明小肠下部梗阻;结肠梗阻不会有结肠内容物呕出。
END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