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育儿新生儿常见疾病指南,新手爸妈必读
TUhjnbcbe - 2021/3/22 2:25:00
刚出生的宝宝很稚嫩,父母总是十分担心宝宝患病,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月容易出现脐炎、*疸、低体温等新生儿常见疾病,让经验不足的爸爸妈妈经常手忙脚乱。今天,医院儿科专家昌晓*主任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常见疾病病症,以方便新手爸妈及时应对。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新生儿各器官发育还不够完善,以腹式呼吸为主。初生时呼吸较弱而快浅,每分钟达40-80次,一般2周后逐渐稳定,每分钟维持在40次左右。2、循环系统: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偶尔可以听到心脏杂音。新生儿心率较快,每分钟可达~次。新生儿的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和内脏,故肝、脾常可触及,四肢容易发冷和出现青紫。血压低,平均为70/50毫米汞柱。3、消化系统:新生儿的吞咽功能已经完善,但胃成水平位,贲门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达,易发生溢乳和呕吐。在排泄方面,一般生后10小时左右即开始排出胎粪,呈黑绿色或棕褐色,而第2天或第3天排出黑*混杂的过渡性粪便,第4天始应变为正常新生儿的*色粪便;若超过24小时还未见胎粪排出,应检查是否为肛门闭锁及其他消化道畸形4、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功能不成熟,但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IgG对多种传染病具有抵抗能力,故对一些传染病如麻疹有免疫力而不易感染;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人乳的初乳中含较高免疫球蛋白A,应提倡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抵抗力。5、神经系统:由于新生儿大脑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故会出现不自主的运动;新生儿具觅食、吸吮、吞咽、伸舌头等非条件反射;味觉发育良好,嗅觉较弱;痛觉较迟钝,触觉和温觉灵敏,温暖能引起兴奋,寒冷引起不安。因新生儿大脑皮质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一般每天要睡觉21-22小时。

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疸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2、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新生儿出生后1~2天,在头部、躯干及四肢的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多形红斑,俗称“新生儿红斑”,也可因皮脂腺堆积形成小米粒大小*白色皮疹,称之为“新生儿粟粒疹”,几天后自然消失。3、生理性体重下降由于新生儿出生后排出胎便和尿液,且通过皮肤、肺等途径丢失了许多水分,加之出生后前几天吃奶较少等原因。而导致出生后2-5日体重较出生时有所减轻,多与新生儿脱水热同时发生。体重下降一般不应超过出生时体重的10%,10--14天恢复至出生时体重。如果体重下降7%必须引起重视,建议就医。

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疾病

一、发热和低体温:新生儿正常体表温度36.5-37.5摄氏度,通常将新生儿的核心温度高于37.5摄氏度定位发热。环境因素引起的新生儿发热:新生儿周围环境温度过高,包裹过多,室内温度过高,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低下,不能迅速启动散热机制,汗腺组织发育不完善,引起体温升高,往往散包,降室温等去除原因可下降至正常,新生儿的一般反应良好。脱水热:多发生在生后3-4天正常母乳喂养新生儿,体温突然升高至39-40摄氏度,烦躁不安、啼哭、面色潮红、呼吸增快、严重者口唇干燥、尿量减少。可能为摄入水分不足,生后3-4天母乳量减少,喂养不足引起,待补足水分可缓解。感染引起发热: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发热,新生儿表现除发热外,还表现全身状态较差,可找到感染病灶,末梢循环不良,外周皮肤血管收缩、肢端发凉、核心温度与外周温度差增大等,医院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感染源,积极控制感染。二、呼吸系统:常见有新生妈妈询问宝宝为什么鼻塞,新生宝宝鼻粘膜薄嫩,当遇到冷空气等刺激,或鼻腔堵塞时,可引起患儿鼻塞。当保暖以及清除鼻腔分泌物后可缓解,但当新生宝宝鼻塞伴有呼吸急促,费力,点头,张口呼吸,呼吸三凹征阳性(胸骨上凹,剑突下凹陷和肋间隙的吸气性凹陷),鼻翼煽动等需警惕肺炎等疾病,需急诊就医。三、循环系统:青紫:出生后动脉导管与卵圆孔尚未关闭,新生儿哭闹时可有一过性青紫,表现为口鼻周甚至全身的青紫,属于生理性。寒冷等引起的四肢末端、耳轮等体温低的地方出现青紫,保暖后改善属生理性。但当患儿全身皮肤、眼结膜、口腔黏膜等广泛青紫,呼吸困难等,应考虑是否存在肺部疾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可能,需急诊就医。心脏杂音:新生儿生后听诊少数心前区可闻及杂音,若为柔和不传导,随时间消失可能多为卵圆孔及动脉导管尚未闭合,随时间推移闭合即可。但当杂音大、粗燥、传导,甚至伴有呼吸费力,青紫等可能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需急诊心脏中心诊治,必要时手术干预。四、消化系统:呕吐:新生儿常见症状,胃黏膜受刺激,如咽下羊水,乳头内陷,奶嘴孔过大,大量吞入空气等会引起呕吐奶汁,如初生新生儿咽下血性羊水,可呕吐胃黏液中混合少量咖啡色样物质,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往往可以追踪到病史。但当呕吐大量鲜红色血液或咖啡样色物质,要考虑到消化道出血可能,呕吐胆汁或粪便成分,考虑到存在消化道梗阻或畸形可能,医院就诊。腹胀:新生儿腹式呼吸,消化道产气较多,肠管肌力弱,喂奶后有轻度腹胀,但无其他症状和体征,亦不影响生长发育。但当患儿出现明显腹胀,伴有呕吐胆汁或粪汁,腹部肠型,可闻及亢进的肠鸣音,或无肠鸣音,腹部局部包块,明显压痛,伴有剧烈哭闹、血便、腹肌医院就诊。五、泌尿系统:新生儿早期生理性排泄尿酸盐较多,是尿布或尿标本呈淡红色,为尿酸盐结晶,加强入量补给大多数可消失。女性婴儿在生后3-4天由于母体激素撤离引起阴道出血,等等属于正常现象。但当新生儿有凝血障碍,感染性疾病,肾脏损伤,泌尿道畸形以及肾脏肿瘤等时可出现明显血尿,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六、神经系统:正常新生儿因生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存在肢体自发的无规则的徐动,有时可见踝部、膝部、和下颌的抖动,属正常现象。但当新生儿出现自主活动减少、反应弱、哭声尖直、意识不清、出现肢体肌张力改变、持续性的伸肌强直,反复迅速的肢体某一部位抽搐,以及阵发性痉挛是病理性的变化,需急诊就诊。七、其他:当患儿皮肤出现红疹伴脓点时警惕感染,需就诊。正常新生儿由于肝酶发育不成熟,可引起*疸,但当生后24小时出现*疸,*疸重,进展快,持续时间长,或伴有新生儿精神反应差,拒奶等情况,为病理性*疸,需急诊就医。

儿科专家推荐

预约方式

1、了解更多活动详情,点击“阅读原文”2、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育儿新生儿常见疾病指南,新手爸妈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