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经
反射
的
评
估
一、生理反射
1、浅反射
角膜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跖反射
角膜反射
评估方法:嘱病人眼睛向内上方注视,评估者将棉签絮捻成细束,用其末端轻触一侧角膜外缘,正常反应为眼睑迅速闭合。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
一侧三叉神经病变→直接和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
一侧面神经病变→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
深昏迷病人→双侧角膜反射完全消失。
腹壁反射
评估方法:仰卧位,两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评估者用钝头竹签/棉签由外向内轻划腹上部、腹中部、腹下部的皮肤。
正常反应:受刺激部位腹肌收缩。
分为:上腹壁反射
中腹壁反射
下腹壁反射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
脊髓不同节段受损→相应部位的腹壁反射消失;
一侧锥体束受损→同侧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
昏迷、急腹症、经产妇、肥胖及老年人等,可因腹壁松弛,使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
提睾反射
评估方法:评估者用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
正常反应:同侧提睾肌收缩,使睾丸上提。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
一侧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同侧锥体束受损、腹股沟疝、阴囊水肿及老年人等。
双侧提睾反射均减弱或消失→腰髓1~2节病变。
跖反射
评估方法:仰卧位,两下肢伸直,评估者一手托其踝部,另一手持钝头竹签由足跟向小趾划足底外侧缘,至小趾跖关节再转向拇趾侧。
正常反应:足趾向跖面屈曲。又称巴宾斯基(Babinski)征阴性。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骶髓1~2节病变,跖反射消失。
2、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膝反射
跟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评估方法:嘱病人前臂屈曲,评估者用左手(同手握同手)托住其肘部,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评估者自己的左拇指。(滑车淋巴结下方)
正常反应: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向内)。
肱三头肌反射
评估方法:嘱病人前臂半屈半旋前位,评估者用左手托住其肘部(同手握同手),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
正常反应: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向外)。
膝腱反射
评估方法:取坐位,小腿自然下垂并完全放松,评估者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肌腱;如取仰卧位,需评估者用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髋关节及膝关节稍屈曲。
正常反应:小腿伸展(向前)。
跟腱反射
评估方法:仰卧位,髋关节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外旋外展位,评估者一手将其足部背屈成直角,另一手持叩诊锤叩击跟腱。
正常反应: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小结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见的有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病变以及麻醉、昏迷等,精神紧张。(外周)
深反射增强:常见于脑出血、脑栓塞、脑瘤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中枢)
二、病理反射
病理反射
巴宾斯基(Babinski)征
查多克(Chaddock)征
奥本海姆(Oppenheim)征
戈登(Gordon)征
霍夫曼(Hoffmann)征
病理征:指锥体束病变导致大脑失去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所出现的异常反射。1.5岁以下的儿童也会出现。
临床表现:拇趾缓缓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
三、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
Kerning征
布鲁金斯基征
颈强直
检查方法:去枕平卧,两下肢伸直,评估者以右手置于其前胸,左手置于枕后,托起头部,使下颌向胸骨柄方向做被动屈颈。
阳性反应:颈肌抵抗力增强或下颌不能贴近前胸。
凯尔尼格征(Kerning征)
检查方法:去枕平卧,评估者先将病人一侧下肢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呈直角,再用左手置于膝部固定,用右手抬起小腿(正常可达°以上)。
阳性反应:伸膝有抵抗感且伴疼痛及屈肌痉挛。
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sign)
检查方法:去枕平卧,两下肢伸直,评估者以右手置于其前胸,左手置于枕后,托起头部,使头部前屈。
阳性反应:两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同时反射性屈曲。
欢迎收看《老徐课堂》,老铁们,咱们下次课见,拜拜ヾ(?ω?`)o???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