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和特发性震颤区别
中医认为人体各部都是有机联系着的
首先把十二内脏看成十二种功能
称做“十二官”;又分为六脏、六腑
从作用上把一脏一腑分别结合,称做“表里”
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脏腑
同时表现在脏腑和形体的各组织各器官方面
帕金森
帕金森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帕金森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四大症状为主。
一、静止性震颤:多呈“N”字型发展,震颤症状先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逐渐发展到同侧下肢,再慢慢累积到对侧上肢及下肢。震颤的最初表现多为手指搓丸样运动,随着病情的进展震颤会累积整个肢体。震颤症状在静止状态时明显,运动时反而减轻或停止,例如病人在说话时会抖得厉害,干活拿东西的时候反倒不抖了,所以称之为静止性震颤。一般来讲,以震颤为首发症状的帕金森患者预示着病程进展缓慢,预后都比较良好。不是所有帕金森患者都表现出震颤,据统计疾病过程中表现出震颤的占75%。
二、肌肉僵直及屈曲姿势:是指患者肢体、躯体、颈部变得很僵硬。当拿起患者的骼膊或腿,帮助他活动关节时,你会感到明显的阻力,活动其关节很困难,类似弯曲软铅管一样,此种现象称为“铅管样强直”。患者合并肢体震颤时,会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一般,故称“齿轮样强直”。许多患者会出现疼痛感,这正是由肌强直造成。
三、运动迟缓:指运动减少或运动不能,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①运动启动困难和速度减慢:坐下后不能起立,卧床时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对于精细动作如解系鞋带和纽扣、穿脱鞋袜或裤子、剃须、洗脸及刷牙等都有困难。②多样性运动缺陷:部表情动作减少,瞬目减少称为“面具脸”,严重者构音、咀嚼、咽下困难,大量流涎是由口、舌、腭及咽部等肌肉运动障碍所引起,而唾液分泌并无增加,仅因病人不能把唾液自然咽下所致。严重病人可发生吞咽困难,步行中上肢伴随动作减少、消失。③运动变换困难:从一种运动状态转换为另一种运动困难,出现运动中止或重复。如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即“慌张步态”、行走中不能敬礼、走路时无法正常拐弯,要用连续数个小碎步才能转过来、说话时不能扣钮扣、系鞋带等,连续轮替动作常有停顿,书写困难,所写的字弯曲不正,越写越小,称为“小字征”等。
四、姿势异常最见的表现为:头前倾、躯干略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弯曲、腕略伸、指掌关节弯曲而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髋及膝关节轻度弯曲。步态异常表现为慌张步态、冻结现象(行走时突然出现短暂的不能迈步,双足似乎粘在地上,须停顿数秒钟后才能再继续前行或无法再次启动)。
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临床表现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它的主要表现就是震颤,一般在患上该病之后是没有办法自愈的,但是在早期发病的时候,有百分之三的症状是可以自行缓解的,所以想要对特发性震颤进行治疗的话,就需要及时的发现该病的临床表现,那么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表现偶有哪些?
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表现可能为姿势性震颤,它主要就是肢体肌肉出现震颤,这是一种非自主但是有节律性的震颤。通常情况西面是上肢或者是手部开始震颤,在上肢出现震颤之后,如果症状加重的话,有可能会影响头、腿、躯干、面部的肌肉以及无法正常的发声。如果颤抖的部位从手部开始,那么多数情况下多从第二根手指或是第三根手指开始,所以早期出现的震颤是难以察觉的。
特发性震颤的病因不明,主要累计上肢和头部,主要震颤表现在紧张激动、疲劳饥饿、手拿东西、注意力集中、做精细活时出现明显的手抖情况,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消失,次日加重,如在写字、持筷子、扣纽扣等,情绪紧张、疲劳时手抖更明显,于精神松弛或者休息时减轻或完全消失,喝酒后症状可减轻,神经系统检查除了手抖无其他异常,治疗这种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药物治疗,服中药治疗效果很好
END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