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疾病,我的名字叫“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或许大家对“我”比较陌生,甚至闻所未闻。在遇到“我”的时候会充满迷茫、无措。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自己,当以免大家认错“我”,走弯路。
临床表现
(1)腰和(或)脊柱、腹股沟、臀部或下肢酸痛不适,或不对称性外周关节炎、尤其是下肢关节炎,症状持续≥6周。
在这多方面受累的部位中,约半数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短暂的急性周围关节炎,约25%有永久性的周围关节损害,一般多发生在大关节,下肢多于上肢。下肢一般多累及髋膝关节。当髋关节受累时,可呈摇摆步态,髋关节活动度下降甚至强直,多强直于屈曲位;当侵犯膝关节时,关节呈代偿性弯曲,使行走坐立等日常生活更加困难;当肩关节受累时,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更为明显,梳头、抬手等活动均受限,极少侵犯肘、腕和足部关节。
还有一部分人呈上行性扩展,逐渐累及胸腰椎和骶髂关节。后期,随病情进展,症状逐渐变为持续存在,且脊柱活动受限逐渐明显,当受累脊柱段活动功能完全丧失并形成骨性融合后疼痛即完全消失。在病程中,病人为了减轻疼痛,常常采取脊柱前屈姿势,久而久之,则出现逐渐加重的驼背畸形。严重者两眼只能看地面,不能直视前方。当脊柱骨性融合后,驼背畸形就被固定。此外,强直性脊柱尚易发生疲劳折和外伤性张力性骨折。
当然也有部分患者体现在颈椎,首先会有颈部肌肉的疼痛、僵硬,随之疼痛会向上肢放射,颈部肌肉发生痉挛,痉挛之后可能会发生萎缩。患者的头部常常处于前屈位,不能抬头、不能转动、不能抬头平视。
(2)夜间痛或晨僵明显。
(3)活动后缓解。
(4)足跟痛或其他肌腱附着点病。
(5)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表现或既往史。大约有25%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发生急性结膜炎、虹膜炎以及眼色素层炎、葡萄膜炎,或以此作为早期的症状。患者常常表现为一侧眼睛发红,或布满血丝,可伴有疼痛、流泪、畏光等。每次发作约4~8周,一般无后遗症,但常复发。本病常需局部或全身激素治疗,一般对视力影响不大,但如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也可发生视力障碍。
AS家族史或HLA-B27阳性。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能迅速缓解症状。
2.影像学或病理学
(1)双侧X线骶髂关节炎≥Ⅲ期。
(2)双侧CT骶髂关节炎≥Ⅱ期。
(3)CT骶髂关节炎不足Ⅱ级者,可行MRI检查。如表现软骨破坏、关节旁水肿和(或)广泛脂肪沉积,尤其动态增强检查关节或关节旁增强强度20%,且增强斜率10%/min者。
(4)骶髂关节病理学检查显示炎症者。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生化、HLA-B27、血清免疫学检查。
4.诊断
符合临床标准第1项及其他各项中之3项,以及影像学、病理学标准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AS。
“我”比较喜欢青年,尤其是16岁~25岁的青年男性。而且“我”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所以生活中大家要多方面注意,以防在不经意中让“我”找上你。
1.应避免强力负重,使病变加重。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若要长时间坐着时,至少每小时要起来活动十分钟。勿用腰背束缚器(会减少活动),使脊椎炎恶化。
2.睡眠时避免垫枕头且不睡软床。睡觉时最好是平躺保持背部直立。
3.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时,可以热水浴来改善。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疼痛亦有部分疗效。不抽烟,以免造成肺部伤害。
4.慎防外伤,开车时一定系上安全带,尽量不要骑机动车。
5.在寒冷、潮湿季节中,更应防范症状复发。
6.胃肠道及泌尿道的感染常诱发脊椎炎,故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多喝开水,多吃青菜水果,避免憋尿及便秘。
7.注意其他家族成员有无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如下背酸痛,晨间僵硬等。若有,应尽早就医。
备注:本文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目的仅在于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亚骨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