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小编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件事。
87岁老阿太,
连续四年,
每天坚持数一个小时的小米。
我们不知道数小米,
是不是真的可以缓解帕金森症状,
但是,
老人的精神头儿确实值得点赞。
有人说手抖就是帕金森,也有人说嗅觉失灵、便秘也是帕金森的预兆。到底真的假的呢?这次,我们采访到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庄道平,请庄医师跟大家伙儿科普一下帕金森的那些事儿。
01
什么是帕金森?
庄医师表示,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四肢肌肉强直或僵硬、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这四大症状为显著特征。
02
帕金森的症状
●静止性震颤●
就是指在静止不动的时候,手还颤抖个不停,以拇指、食指及中指的震颤最为明显,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的运动,紧张时还会加剧,入睡后消失。
●肌肉强直●
是指运动时感觉到有阻力,肌肉强直会导致转身、站起、系鞋带、解纽扣的日常动作变得缓慢(动作迟缓),且越来越难。
●姿势平衡障碍●
可表现为小碎步、走路摇晃,且缺少正常行走时伴随的手臂前后摆动,转弯时常出现不稳,停止行走时出现困难。
除此之外,帕金森病还会表现为嗅觉减退、便秘、夜间大汗、讲话缓慢、吐字不清、思维迟钝、抑郁等非运动症状。患者通常在50~60岁时开始出现症状,但有些人的症状出现得更早。
03
帕金森的‘罪魁祸首’
年龄大的人发病概率高,此外,直系亲属中有帕金森患者,有除草剂、杀虫剂、重金属等长期接触史的人群都是帕金森的高危人群,须定期体检。
04
如何早期发现帕金森病?
庄医师表示,“手抖”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同样,帕金森病患者也并非一定会出现震颤。而比起手抖,帕金森病患者更多地会表现为“动作缓慢”,但这一点常常被大家所忽视。除了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还有一类非运动症状。
比如,有时候“鼻子不灵了”,也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隐藏信号”!
很多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发现有多年的嗅觉丧失。但起初一直以为是鼻部疾病,而没能引起重视。
此外,如便秘、失眠,以及精神抑郁等症状,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且都早于运动症状而出现。
庄医师也告诉小编,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出现“奇怪”的现象。比如尖叫、吵闹、乱踢人、打人。很多人可能只是简单认为是“睡觉不安分,但这些“奇怪”的现象,就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要引起重视。
得了帕金森,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在饮食上需要忌口吗?
关于帕金森的更多相关常识,明天(11月3日周二)上午十点到十点半,刚刚我们提到的庄医师将会做客《健康吧》,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