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细胞在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
A.为零
B.小于正常
C.大于正常
D.无限大
E.正常
2.下列关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单向传递
B.化学传递
C.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的影响
E.神经兴奋后肌肉不一定收缩
3.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Na+
B.IP3
C.DG
D.Mg2+
E.Ca2+
1.A。
解析:①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后,其兴奋性需要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恢复正常”的过程。处于绝对不应期的细胞,阈值无限大,无论给予多强的刺激都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表明细胞已失去兴奋性,此时兴奋性为零。②可兴奋细胞兴奋性高于正常的是超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的是相对不应期和低常期,各种可兴奋细胞的兴奋性不可能无限大。
2.E。
解析: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特点包括:①单向传递:即兴奋只能由前一级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向下一级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传递,或由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向肌或其他效应器传递,而不能作相反方向的传递;②化学传递:突触传递过程需化学性递质完成;③时间延搁:兴奋通过突触或神经效应器接头,一般最少需0.5~1ms,比相同距离的神经纤维传递所需时间长得多;④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⑤在正常情况下,一次神经冲动所引起的乙酰胆碱的释放量,大约超过引起肌细胞动作电位需要量的3~4倍,因此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通常是1对1的,即运动纤维每一次神经冲动到达末梢,都能可靠地引起肌肉兴奋一次,诱发一次收缩,这一点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明显不同。E错,答案为E。
3.E。
解析: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Ca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