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康复,让您不用ldquo帕rdqu
TUhjnbcbe - 2020/11/22 5:09:00

很多帕金森患者都有一个疑问,患上帕金森病无法根治,那康复治疗还有意义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则视频了解一下,康复运动如何让您不用“帕”!

什么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由于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细胞发生病变,导致多巴胺数量明显减少,从而阻碍了大脑对肌肉的指挥能力而造成的一种神经性病变。

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

康复训练目的

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几种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吧!

01

一、步态锻炼

要求患者双眼直视前方,身体直立,起步的时候足尖要尽量的抬高,脚跟先着地,然后再脚尖着地,跨步的时候要尽量慢,但是要大一些,两上肢尽量在行走的时候前后摆动。

02

二、躯干锻炼

应经常进行左右侧弯和转体,所以要注意腹肌及腰背肌锻炼,如仰卧起坐,但也不能过度牵拉。

03

三、面部康复

帕金森患者面部肌肉僵硬,导致表情呆板,可利用皱眉、眨眼、鼓腮、大笑等进行锻炼。

04

除此之外,舞蹈、唱歌、太极拳都对帕金森患者的康复训练有好处。

最重要的是患者自身应尽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作为家属,不仅要有勇气直面病人的变化,还要有包容心,给他一个温暖幸福的环境,就是最好的治疗了。当然也别太“好心”,看到病人动作缓慢或发抖时,别急着帮他干这干那,这对病人的锻炼一点帮助都没有,还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很没用,帕金森病人是很容易抑郁,万万不要好心干坏事了。

科学认知,积极康复,让您不用“帕”!

供稿:朱迎迎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主审:杜青

编辑:杨闪闪

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为年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联合表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的为数不多学会组织之一,长期致力于打造“科普之翼”,凝聚以科普工作委员会为主干力量以及60多个分支机构康复同仁的共同努力,建立全国30余个科普示范基地,开展康复科普推广、学术培训与科技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及时、全方位的向全生命周期人群传播康复科技成果及健康知识,指引大众了解更多科学的防病治病知识,正确的认识疾病、了解康复、理解健康,努力融合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协同发展,借助多样化媒体平台,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具有康复特色的现代化康复科普工作体系,形成符合创新型国家水平的康复科普工作新格局。

本平台所有科普作品仅供学习交流,作品版权归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所有,请勿随意转载!

本平台科普内容获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中国共建基地年-年”项目资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康复,让您不用ldquo帕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