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帕金森病的病因和病情分级
TUhjnbcbe - 2025/7/21 17:05:00

帕金森病是发生在中年以上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因多巴胺生成减少,导致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本病多发生于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在遗传分型中也有家族性和少年性帕森病。男性稍多于女性。发病率约占全部病人的75-80%。

1、年龄老化

帕金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发病少见,提示老龄与发病有关。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人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2、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3、遗传易患性

近年在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中曾发现a共同核素基因的Alα53THr突变。但以后多次未被证实。家族遗传性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帕金森病病情分级及临床差异

分级:Ⅰ级最轻,Ⅴ级最重。

Ⅰ级:一侧症状,轻度功能障碍。

Ⅱ级:两侧肢体和躯干症状,姿势反应正常。

Ⅲ级:轻度姿势反应障碍,生活自理,劳动力丧失。

Ⅳ级:明显姿势反应障碍,生活和劳动能力丧失,可站立,稍可步行。

Ⅴ级:帮助起床,限于轮椅生活。

临床差异:

1、在发病早期就开始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病情相对稳定,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2、虽然治疗,但时常中断的患者,大多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病情会出现反复及不同程度加重。

3、发展到晚期才开始治疗的患者,病情往往已很严重,现有的治疗手段对改善病症也很有限,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残障。

帕金森病四大症状:运动障碍、震颤、强直、姿势性反射

帕金森病治疗药物有:左旋多巴、美多巴、息宁。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泰舒达、普拉克索等。β-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司来吉来等)。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抗胆碱激素药物:安坦、东茛菪碱、开马君、苯甲托品等。金刚烷胺等。

用药原则

①从小剂量开始健康搜索,缓慢递增,尽量用较小剂量取得满意疗效;

②治疗方案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类型和程度就业情况、药物价格和经济承受能力等选择药物;

③不应盲目加用药物,不宜突然停药,需终生服用;

④PD药物治疗复杂,近年来推出的辅助药物DR激动药、MAO-B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等,与复方多巴合用可增强疗效减轻症状波动降低复方多巴剂量,单独使用疗效不理想,应权衡利弊,听取专科医生建议适当选择联合用药。

1
查看完整版本: 帕金森病的病因和病情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