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经历过肌肉抽筋,有时候,走路走着走着,突然就抽筋了,又疼又难看。肌肉抽筋其实还挺常见的,不过在夏天运动的时候,却是抽筋最频繁的季节,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呢?
抽筋,学名叫做肌肉痉挛,是指肌肉因为一些原因出现了连续、不规则的强直性收缩。
抽筋而夏天运动容易抽筋,主要有三个原因。
1.没有热身
无论是做任何运动,运动前的热身非常重要,热身能够使体温升高,增加肌肉的弹性,非常利于运动中的肌肉收缩。尤其像是很多小伙伴游泳会抽筋,就是因为没有热身就下水,然后水温过低,就容易导致抽筋。
热身2.出汗过多
夏天的温度很高,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为了降温,就会大量出汗。而出汗就会带走身体里的电解质,像是钠、钾、钙这些离子,导致你身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被打破。
经专家研究证实,身体出汗1L,就会带走体内大约6g的电解质,如果出汗5L,就会带走30g左右的电解质,而人体每天从十五中获得的电解质在10~15g之间。
除此之外,由于夏天的高温,身体的激素水平也会出现波动,这就让你夏天运动,更容易抽筋。
出汗3.运动疲劳
运动疲劳也是抽筋的原因之一,抽筋的原理是这样的:钙离子离开肌浆网-肌肉收缩-钙离子再回到肌浆网。如果肌肉过度疲劳,能量不足,就会让这个过程出现紊乱,导致肌肉抽筋。
疲劳那如何预防抽筋呢?
首先就是要充分热身,热身不但能防止抽筋,还能防止肌肉拉伤,提高运动效果。
除了热身之外,还要在运动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现在市面上运动饮料很多,不过有的运动饮料光注重口感,放了很多糖,尽管好喝,但是效果差,因此在挑选运动饮料之前,一定要看一下成分表。
补充水分除此之外,还有就是不要过度运动,过度运动的危害可不只有抽筋,还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最严重的的还有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这种很严重的症状,因此,运动一定要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