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世界脑炎日头痛发热,误以为是感冒,警惕脑
TUhjnbcbe - 2024/8/30 17:04:00

你被困住过吗?迷失在自己的身体,迷失在自己的思想里,迷失在时间里,急迫想要逃离,哪怕只是走开。

这是来自电影《脑火》中的一段话,描述的是脑炎患者自身神经症状的贴切感受。

头痛发热,不可小觑,及时就医除病根

近日,越秀区的丁伯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了发烧、怕冷、头痛、咽喉疼痛及关节酸痛,当时测体温38.5℃,医院就诊后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考虑病毒引起的感冒。丁伯在服用了医生开的一些抗病毒药物以及中药汤剂后,咽痛、关节疼痛缓解了一些,但仍反复发热,体温波动在37~39℃。

三天后丁伯开始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需家人搀扶才能行走,医院就诊,急诊负责接诊的神经科医生考虑为脑炎,随后入住神经内科。

住院第一天,丁伯的病情仍在持续加重,出现了双上肢乏力、饮水吃饭出现呛咳,并伴有精神烦躁,理解力、计算力、记忆力下降,很快进展到呼吸困难,意识变差,甚至叫不醒,立即被转入了神经重症科进一步治疗。

▲头颅MRI见双侧颞叶“刀切征”,考虑单疱脑炎可能性大

丁伯的家属邓阿姨有些想不通,不就是一个感冒吗?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神经重症科的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进行了腰椎穿刺,磁共振检查,二代基因测序、周围神经及自免脑炎抗体检测,脑脊液二代测序提示丁伯颅脑里面存在人类α疱疹病毒感染,免疫学结果还显示丁伯同时患上了自身免疫性脑炎,很快给了邓阿姨答案,丁伯确诊为:I型疱疹病毒诱发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自身免疫性脑炎!

邓阿姨第一次听说这个病,在主管医生解释后,才知道这不是感冒,而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脑炎,而且丁伯还是重中之重的双峰脑炎。

由于丁伯病情危重,并且出现了呼吸困难等危及生命的症状,神经重症科的医生给予了紧急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药物治疗方面给予了抗病毒,丙球、激素冲击疗法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措施。

经过一周的治疗,丁伯神志逐渐转清,四肢肌力逐渐恢复,呼吸好转,给予拔除气管插管后转出监护室进行康复治疗。邓阿姨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满怀感恩之心向医护人员致谢。目前丁伯已经可以生活自理。

脑炎就在我们身边,从未远离,威胁依旧!

年开始,每年的2月22日被认定为世界脑炎日(WorldEncephalitisDay),为了让群众了解脑炎的症状和体征,提高公众对脑炎的敏感度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挽救生命。据世界脑炎协会统计,在过去的25年中,全球约有万人直接死于脑炎,约78%的人不知道脑炎这病。

今年脑炎日的主题是:脑炎,一个需要人类解决的全球性问题(Encephalitis:AGlobalIssueThatNeedsaHumanSolution),关键词是点亮、镜头、行动。因为不但公众了解得甚少,连很多非专科的临床医生也常会漏诊,而延误诊断会带来致命及致残的严重后果。

科普链接:

脑炎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或免疫反应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性疾病,发病率约1-8/10万。其可以产生非常广泛的神经、精神症状,如高热、意识障碍、头痛、颈项强直、认知障碍、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幻觉(视觉或听觉)、偏执观念、严重焦虑、失去平衡、视力改变等,严重者长期昏迷甚至死亡。当患者不明原因出现以上症状时,都需要考虑到脑炎的可能性及及时就诊。

在过去的5年里,随着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自身免疫脑炎抗体检测的临床广泛应用,我们对各型脑炎的病因诊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临床表现符合脑炎的患者,通常用于辅助诊断的检测包括脑脊液的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自身免疫脑炎相关抗体\脑部MRI、脑电图(EEG)等可以明确病因,早期和积极的治疗会产生最好的效果,用于治疗脑炎的方法有很多,被分为“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最常见的“一线”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抗病毒、细菌、真菌、结核等)、使用抗炎药(如类固醇)、血浆置换去除血液中的有害抗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增加抗体的去除,抑制有害抗体的结合,减少对抗体的炎症反应)。部分患者可根据情况结合外科治疗。

脑部病变较局限且未侵犯“生命中枢”,病情较轻,其预后往往良好。如昏迷持续时间较长,或有频繁惊厥时,脑部缺氧及病理变化加重,预后多较差,容易留有神经、精神的后遗症。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脑炎的关键!

来源: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脑炎日头痛发热,误以为是感冒,警惕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