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以有机更新理念打造建筑历史博物馆
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宋风建筑设计导则课题9月16日接受专家评审,杜顺宝、常青、卜菁华、李浈、余健、许世文、崔光亚7位知名规划建筑专家对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进行了评审。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副主任顾树森,副市长何关新出席评审会。
经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和认真评议,专家组认为, 根据杭州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和发展现状,该课题研究立项十分必要。课题研究基础工作扎实,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详实的调查研究为支撑。课题研究通过建筑设计导则的方式对一定区域内建筑风貌营造进行引导是可行的,符合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格局的趋势。课题探讨大遗址公园保护与发展的模式具有一定创新性,建议建筑设计导则与大遗址保护规划做好衔接,进一步明确适用范围,体现历史建筑的多样性特征。
王国平在向评审专家表示感谢后指出,编制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宋风建筑设计导则,要认真回答好几大问题。一是杭州为什么要打“南宋牌”。 城市是一个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巨系统”和“生命体”,是自然、城、人形成的共生共荣的“综合体”。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从良渚古城至今的5000年建城史中,城市文脉一直得以延续,其间形成了良渚、吴越和南宋三大发展高峰,其中南宋时期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的顶峰时期,南宋时期奠定了杭州的历史地位,是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最厚重的砝码,要倍加珍惜。二是杭州如何打好“南宋牌”。要以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为载体,以打造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为目标,秉承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指导,把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打造成建筑历史博物馆的理念,实现构筑活的遗址公园、树立大遗址保护典范、推出重量级旅游产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建筑历史博物馆等五个目标,努力做到绝不在建筑风格上搞“一刀切”、绝不在建设上搞大拆大建、绝不搞仿古一条街、绝不靠历史文化遗产赚钱。三是如何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指导,打造建筑历史博物馆。要以山、湖、江、河自然景观为依托,即以吴山、西湖、钱塘江、中东河自然景观为依托,打造园林化、生态型建筑历史博物馆;以中山路南宋御街为中轴线,打造串联建筑历史博物馆的主游线;以鱼骨型坊巷制居住形态为基础,通过背街小巷改善、庭院改善、危旧房改善、物业管理改善四大工程,保护好现有坊巷;以沿中河、东河夹河而住为特色,保护杭州人历代夹河而住、而建的历史风貌;以国保单位、文保点、历史建筑、50年以上老房子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建筑为主体,切实做好保护的文章;以宋风建筑为导向,在大遗址公园内通过适当方式表达宋代建筑的元素和符号;以最小干预、和而不同为准则,通过实施“保真、修复、改善、整饬、置换、加建、新建、迁移”八种手法,实现不同历史时期建筑与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和谐相融,建筑遗产多元共生、多元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