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微
《素问·痹论》:“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卢顺义说:现今社会中,骨、筋、脉、肌、皮痹多可以发生于帕金森患者肢体的外围组织,往往表现于疾病的初始阶段,这时候的症状表现通常是邪浅病轻;而脏腑痹则往往在保有骨、筋、脉、肌、皮痹的临床表现的同时,还出现了脏腑的病变,这通常表现于疾病的深重阶段。卢老根据以往不同类型帕金森患者不同身体情况总结不断进行调整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完整知识系统,并根据不同类型情况可随时进行调整方案,这使得效果取得不断得到不同变化,并随时更新。
卢顺义现今年近八十,擅长治疗帕金森、帕金森综合征、肌张力障碍、老年性震颤、特发性震颤、眼球震颤等以痹证颤证疾病。
他强调“病证结合”,就是告诉我们中医临床以证为本的同时不能忘了这是在治病这个大背景之下的治证。就拿帕金森痹证的治疗来说,我们可以把治病的方药看做是贯穿于整个治病过程的,由此来确保施治过程的疗效;治证的方药看作是体现患者个体差异的,可以确保方药在和谐的内环境中发挥作用,我们可以把这叫做“稳态效应”。无论是治病还是治证,都可以“一体二用”。
卢顺义擅长用肉眼观察病人的唇色,润燥,形态及唇部的异常变化,来了解病情,借以诊断局部和整体的病变。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口唇通过诸多经脉与内在脏腑相连属,尤其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口为脾之外窍,唇为脾之华表,正如《内经》所说:“口唇者,脾之官也。”因此,内在脏腑功能正常,津气旺盛上承,则唇口红润光泽,开阖如常;而内脏病变亦必然反映于唇口并影响其功能。
卢顺义大夫讲到治疗帕金森可分为三阶段,分别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对症治疗帕金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帕金森病的初期,风寒湿邪必然内合于脾,影响到脾主四肢的功能。可以发现有许多患者在一开始就会感觉一侧的肢体没有力气,甚至有的患者一只脚拖沓,一只鞋子磨损得特别快。随着时间增加发展,脾胃的功能进一步受损,内湿不断积聚,困重之性使得一侧的肢体无力逐渐向全身扩展,到了晚期就出现了四肢懈惰、身不由己的状态,患者也就失去自主行动能力了。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他的罪魁祸首其实也是由于肌强直,使得人体对四肢的支配能力降低所致,他建议所用方法使用适量的散寒除湿,减轻对脾主四肢功能的影响加以改善。
1、面诊(北京面诊)
需提前一周安排预约客服安排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