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大英博物馆国宝被德国挖走英国人哭晕在泰晤士河
TUhjnbcbe - 2020/7/27 11:07:00
南京白癜风

大英博物馆国宝被德国挖走 英国人哭晕在泰晤士河


BBC和大英博物馆挑选了100个宝藏讲述世界历史,很多人认为,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 麦克格瑞格(Neil MacGregor)就是那让大英博物馆和其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完整呈现的 第100个宝藏 。2015年4月8日,他正式宣布辞职,将于2015年12月离任。辞职就算了,但让英国人抓狂的是,这位 国宝 居然是被德国人挖走了。 再见,国家宝藏 是今天英国媒体对尼尔 麦克格瑞格辞职的评价。那么,他究竟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离开腐国去德国? 1把大英博物馆 变废为宝


  2002年,大英博物馆负债700万镑,已经关闭了三分之一的展厅。由于馆员抗议裁员,博物馆甚至被迫关门几天。后来一个希腊雕像失窃,主要原因是没保安


  就在这个时候,尼尔 麦克格瑞格来到大英,开始担任馆长(拯救大英博物馆)。那年,他56岁,已经在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做了15年的馆长。 他在大英博物馆的这13年,大英从负债累累到如今每年接纳670万观众,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法国卢浮宫。他工作过的国家美术馆每年接待603万观众,排名世界第四。 尼尔 麦克格瑞格1946年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父母都是医生。他曾在牛津大学就读现代语言学,毕业后又去了巴黎读哲学,还在爱丁堡大学学过法律。1975年到1981年,他在英国雷丁大学教艺术和建筑史,之后去一家学术杂志The Burlington Magazine做。 之后在国家美术馆,当馆长一般都会被授予爵士称号,但尼尔 麦克格瑞格却成为史上第一个拒绝接受封爵的馆长。不过他得了个昵称叫 Saint Neil (圣尼尔),因为他似乎有一种能够让艺术馆变得特别受大众欢迎的神力。 2从 文化帝国主义 到文化外交 众所周知,大英博物馆在世界上,尤其在东方游客眼中一直是 文化帝国主义 的代名词。在建馆后的两个世纪里,大英帝国广阔的殖民触角、侵略战争和贸易 丰富 了它的收藏。 历史已然无法改变,但麦克格瑞格在试图改变大英博物馆的身份 成为文化外交家。博物馆拥有一项与现代世界交流的新使命 通过温和的文化对话模式,与不愿与西方建立密切*治关系、所谓 难以接触 的国家建立起密切的文化联系。 他在任期间举行了一系列探索多元文化的特别展,比如2007年 秦始皇帝 中国兵马俑 ,正是由于他的努力,让中国的兵马俑走出西安的兵马俑坑,被西方观众包围,短短6个月内接待了超过85万名参观者。 现在你能看到的大英博物馆,已经超越了 英国国家博物馆 的意义。 应当有地方让人们能够看到整个世界。 他也认为博物馆的 学术性 和 公众性 并无矛盾。传统的英国博物馆和艺术馆很难做出改变。因为如果迎合更广泛的大众口味,就意味着会降低其引以为傲的学术或艺术专业高度。但在文化产业多方向发展的今天,大英博物馆显然已经从一个英国典型的传统博物馆转型为现代的文化交流平台和聚集地。 在大英博物馆里收藏的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和艺术品,也一直向中国学者开放,以供研究。在这方面,尼尔 麦克格瑞格颇有口碑。 他所做的其实就是一种创新形式的文化外交 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和学者都能在此找到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而非仅仅是宣传英国的对外旅游形象。 2009年初,尼尔 麦克格瑞格被《泰晤士报》命名为2008年年度英国人称号。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英博物馆国宝被德国挖走英国人哭晕在泰晤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