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臭4个多月的时候,准备带他上早教。早教中心的老师在测评宝宝发育的时候问我,是不是经常带小臭去游泳,我说没有啊。老师:“那宝宝的肌张力怎么这么高呢,一般经常游泳的才会这样……你看,宝宝的脚一直绷得直直、硬硬的。”
其实当时没太放在心上,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有定期体检,一切正常,所以对“肌张力”一直没什么概念。直到我开始写育儿文章,才发现“肌张力”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家长。既有体检的时候,被儿保的医生或护士判定为“肌张力高”的;也有像我这样,被所谓的“专业人士”提出肌张力方面的质疑的。
就像在之前的文章所讲,因为未知,所以焦虑。搞清楚“肌张力”到底是什么,才能判定宝宝到底存不存在肌张力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或者放宽心态。
先定个基调:大部分的肌张力问题,都是被放大,或是过度解读的。
一、什么是“肌张力”和“肌张力高”?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这个概念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可以把肌肉想象成弹簧,肌张力就是这根弹簧的松紧程度——是更容易拉开,还是更不容易拉开——对应的就是肌张力的低和高。
很多家长被告知的,就是宝宝“肌张力高”,原因也是五花八门:“宝宝摸上去觉得很硬”……“拿东西的时候僵硬”……“满月了手指还不能完全伸开”……“两个月了还不会抬头”,等等。
用“手指不能完全伸开”来判定“肌张力高”是最让我无语的,判定完,再让家长带着宝宝做所谓的“康复”,良心真的不会痛吗?我想是不会,因为做了一段时间后还会告诉你,因为宝宝康复得比较好,所以现在不存在“肌张力高”的问题了。
想起了18年9月,薛之谦喜提爱子,发了一张有爱的一家三口碰手指图,就被打脸:新生宝宝的手暂时不能自主张开,不建议家长硬掰。
小宝宝的手指本来就不能完全伸开,有的到满月了可以,有的要到4个月;同样,2个月宝宝不会抬头,你有在宝宝出生后就通过趴等方式来锻炼他的大动作吗?家长不学习更科学的养育方法,宝宝到一个阶段还不会一个技能,又觉得是宝宝哪里有问题。被放大到肌张力上面去,还觉得看,果然如此。
(2个月的小臭在练习抬头,可以看到手指还不能完全打开)
其实,宝宝肌张力高,即“肌肉”这根弹簧非常紧,不容易拉开的具体表现是:
肌肉时刻紧绷;拉伸他们的四肢非常困难。而不是上面说的那么简单。并且,判断肌张力高,不仅需要专业的医生做专业、详细的评估,也不是一次就可以确诊的——因为宝宝在陌生环境,或者情绪紧张的情况下,都容易绷紧肌肉,造成误判。真的不是儿保医生简单的一“摸”,一“掰”,就能下定论的。
二、肌张力高有啥危害?
肌张力高的危害,其实也就是上面说的具体表现:肌肉时刻紧绷。
同时,肌张力的异常表现在肌肉,但原因却是脑神经出了问题:大脑神经对肌肉传导的神经信号处理的不正确,导致肌肉总是不必要的过于紧绷(肌张力高)或者过于松弛(肌张力低)。
所以肌张力的问题都是伴随着脑部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肌张力高的宝宝中,有一半是脑瘫患儿,另一半里也有一部分有着视力或者其他能力残疾的问题,只有一小部分是纯粹的肌张力高。
所以,如果确诊宝宝真的是肌张力高的话,不仅要操心肌肉紧绷的问题,还要操心是否有大脑、视力或其他能力的残疾。
从这点出发,如果宝宝是早产,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过缺氧,脑出血,感染,等情况,才需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