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充分的享受着空调的凉爽的时候,突然的抬起小腿翻个身,一下子,小腿肚子开始疼了起来,你顿时陷入了一种僵硬的状态,动也不敢动,原来是小腿抽筋了!
抽筋儿
抽筋儿就是肌肉发生了痉挛,由于肌肉发生了不自主的强直收缩,不受主体意识支配而让肌肉处于紧张、僵硬的状态,通常是乳酸积累而引起的。
大部分研究认为肌肉抽筋是因为神经或者神经肌应激与之降低,导致肌肉的神经行动频率突然增加,造成肌肉强直收缩。
其实,肌肉痉挛时由于牵张反射高度兴奋性导致,以速度以来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有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种组成部分。
肌肉痉挛是人们常说的缺钙吗?
很多人觉得抽筋儿是因为缺钙导致的,补一补钙就没事了,其实,不单单是缺钙,还有很多种原因会引起缺钙。
1.睡觉受凉
低温是造成抽筋儿的常见的原因,很冷能够刺激肌肉产生强烈的收缩,从而发生痉挛。
2.肌肉收缩过快
剧烈运动,全身处于紧张状态,腿部肌肉发生过快的收缩,由于放松的时间过短,从而局部代谢因乳酸产生过多,收缩和放松难以协调,引起小腿肌肉痉挛。
3.缺钙
钙离子在肌肉收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肌肉因兴奋而痉挛,青少年因发育迅速而缺钙,发生腿部抽筋。
4.身体虚弱
好多人去健身房,各种动感单车、普拉提、力量组合等一样来一套,结果一顿挥汗如雨以后,回家一趟在床上,就开始突然的抽筋儿。这些都是因为运动强度过大,尤其是在进行无氧运动后,肌肉短时间过度收缩,产生酸性代谢废物,从而出现痉挛。
5.过度出汗
出汗会带走体内水分、钙、镁等电解质,微量元素的丢失,破坏机体内环境平衡,诱发肌肉痉挛。
小腿抽筋儿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1.足尖运动
脱鞋站立,脚尖着地并且尽量的将脚后跟抬高,10秒钟后放下,然后休息数秒后在继续做,如此反复的进行10-15分钟,早晚进行一次。再配合做旋转踝关节,效果更好。常常做足尖运动能够刺激足部的末梢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使皮温升高,肌力增强,从而解除小腿的痉挛,对下肢和膝关节都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2.睡前泡脚
每天临睡之前要用40℃左右的热水浸泡双脚,等水凉了再续水,浸泡15-20分钟。用热水泡脚能够起到促进末梢血液循环的作用,同时舒筋活络,解除痉挛。
怎样预防疗肌肉痉挛呢?
1.补钙
多晒晒太阳,多多补充富含钙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菜等,必要时进行钙质药物的补充。
2.适当按摩
每天对小腿进行一些按摩,从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3.运动
每天进行一些踝泵的训练,从而增加末梢的血液循环。另外,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产生过度疲劳。
4.热身补水
充分进行热身伸展,增加肌肉的黏弹性,运动后进行补水,进行拉伸运动。
5.保暖
注意保暖,千万不要过度疲劳。
6.穿舒服鞋子
平足和身体构造的问题,使一些人容易发生腿抽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