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今天的内容是骨骼肌机能。
1.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1)动作电位及其传导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膜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主要通过离子流学说来解释,支配肌纤维运动的神经元兴奋,是肌纤维膜电位发生改变,产生动作电位并传导。(2)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3)肌质网对钙离子的释放,最终引起肌肉舒张。(3)肌丝滑行学说认为:在调节的作用下,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肌小节长度变短,以至整块肌肉的收缩。2.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各有什么生理学特点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分为等张(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1)等张(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的收缩特点: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缩短开始后,张力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是动力性运动的主要收缩形式。(2)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的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此时不做机械功。特点:超负荷运动;与其他关节的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同时发生,以保持一定的体位,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3)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也称退让工作)特点: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退让工作;制动——防止运动损伤。(4)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特点:收缩过程中收缩速度恒定;肌肉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均可产生最大张力;作为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3.为什么最大力量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的大肌肉最大张力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取决于肌肉收缩的类型和收缩的速度,同一块肌肉收缩速度相同时,对于肌肉在最大力量收缩时,认为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较大通常有认为两个方面的原因。(1)牵张反射肌肉受到外力的牵拉会反射性的引起收缩,在离心收缩时肌肉受到强烈的牵拉,因此引起强烈的收缩。(2)离心收缩时肌肉的弹性成分被拉长而产生阻力在向心收缩时一部分张力在作用于负荷前,先要拉长肌肉中的弹性成分,用来克服弹性阻力,这就使表现出来的张力比实际的张力小了;在离心收缩时由于弹性成分被拉长产生阻力和肌肉收缩产生的阻力同时发生,使表现的张力比实际的张力要大了。4.如何用肌纤维类型的知识指导实践肌纤维类型与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运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肌纤维类型的划分:a.根据收缩速度分: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b.根据收缩,代谢特征分:快缩糖酵解型,快缩氧化糖酵解型,慢缩氧化型c.根据收缩特性和色泽分:快缩白,快缩红和慢缩红三类(2)不同类型肌纤维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A.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快肌纤维直径较大,含较多收缩蛋白,肌浆网较发达;慢肌纤维周围毛细血管较丰富,含肌红蛋白较多,线粒体较多。B.生理学特征:a.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快,慢肌纤维收缩慢,但人体快,慢肌运动单位都是混合的,主要是谁的百分比高些;b.肌纤维类型与收缩力量,肌肉力量主要取决肌纤维的直径和数量,快肌运动单位肌纤维直径大,数量多,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纤维;c.肌纤维类型与抗疲劳能力,慢肌纤维含线粒体数量多,体积大,有氧代谢酶活性高,所以抗疲劳能力比快肌纤维强。C.代谢特征:快肌纤维中一些与无氧代谢有关的酶活性高,数量多,无氧代谢能力强;慢肌纤维氧化酶系统活性强,线粒体多,有氧能力强。(3)运动时运动单元的动员:以较低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以较高强度运动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项目,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如M;耐力项目,慢肌纤维百分比较高,如马拉松;速度耐力性项目,快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如M。(5)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A.肌纤维选择性肥大:a耐力训练可引起慢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b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B.酶活性改变:肌纤维的训练的适应也表现在肌肉中有关酶活性有选择性的增强。a长跑运动员肌肉中,与氧化供能有关的酶活性较高,而与糖酵解及磷酸原供能有关酶活性较低;短跑运动员相反;中跑运动员居短跑和长跑之间。C.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的变化:具体情况目前在研究领域还存在争论。(6)实践应用a.运动员选材: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肌纤类型的要求不同,通过合理运用肌纤维类型的知识,可以给早期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b.运动训练: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项目肌纤维的不同特点进行有区别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训练的效率,更好地提高运动成绩。c.训练监控:根据肌纤维的代谢特点,机能状况,可以监测运动负荷的大小,运动强度的强弱,从而及时有效的调控运动训练过程向训练目标靠近。d.机能评定:对于运动训练的效果如何,运动的状态如何,疲劳和恢复的结果怎么样,对肌纤维类型及其特征变化进行分析,能够得到良好效果。5.肌电的产生原理和体育实践中的应用:答:骨骼肌在兴奋时,肌纤维动作电位传导和扩布,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用适当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记录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肌电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神经和肌肉的传导速度可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机能状态,是体育科研常用的电生理指标。方法是在神经通路上的两个电位上,给予电流刺激,从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上记录诱发电位。然后根据诱发电位出现的时间和两电极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神经的传导速度。2利用肌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肌肉疲劳时肌电活动也会发生变化,可用肌电的肌电幅质和频谱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在肌肉等长收缩至疲劳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幅值随着肌肉疲劳程度的加深而增加。3利用肌电评价肌力当肌肉以不同的负荷收缩时,其肌电积分值同肌力成正比关系,即肌肉产生张力越大肌电积分值越大。4利用肌电进行技术动作分析运动中可用多导肌电记录仪将运动中的肌电记录下来。然后据每块肌肉的放电顺序和肌电幅值,结合高速摄像等技术对运动员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诊断。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有什么问题可以后台私信小编,明天见喽。(ps欢迎各位投稿)
生理训练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