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0001手抖u0001u0001 [复制链接]

1#

在生活里,手抖的场景并不陌生。或许是初次登台演讲,紧张得话筒都拿不稳;或许是连续熬夜加班后,端起咖啡杯的手止不住轻颤。别小看这看似不起眼的手抖,它实则是身体发出的神秘“信号”,背后藏着诸多缘由。

先从生理性手抖说起。当我们情绪处在极度紧张、恐惧、激动的状态,或是身体经历剧烈疼痛、过度劳累时,手部就可能不受控制地微微抖动。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身体分泌了过多肾上腺素等激素,促使肌肉出现不自主收缩。就像演讲前,因紧张而心跳加速,拿话筒的手随之颤抖;又比如过度劳累后,身体机能下降,手部肌肉疲惫不堪,端水杯时便会出现手抖。不过,这类生理性手抖通常是暂时的,只要情绪平复、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手抖症状便会自行缓解。

然而,当手抖频繁发作,或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那就可能不只是生理因素这么简单,背后或许隐藏着某些疾病。特发性震颤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多在十几岁或成年早期发病。它常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手部震颤最为常见,头部、嘴唇等部位也可能受影响。在做写字、拿筷子这类精细动作时,震颤会更加明显,情绪激动、紧张、疲劳或饥饿时还会加剧。虽然特发性震颤一般进展缓慢,通常不会造成严重残疾,但也会给患者的外表和社交带来困扰。部分患者饮酒后,震颤症状会暂时减轻,可这绝不是治疗方法,长期酗酒反而会给身体带来更多危害。

帕金森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静止性震颤往往是其首发症状,通常从单侧上肢远端开始,呈现拇指与食指“搓丸样”动作,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症状减轻或停止,情绪紧张或激动时会加剧。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会逐渐出现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便秘、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等一系列非运动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也是导致手抖的常见原因。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代谢加快,交感神经兴奋,患者除了手抖,还可能伴有心慌、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突眼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甲亢可能会对心脏、肝脏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

消颤平衡方剂可以全面调理气血、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平肝熄风、舒筋活络、调和阴阳的目的。中医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震颤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疗效持久等优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