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如何理解抽筋你把肌肉吓醒了 [复制链接]

1#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钙、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引起。平时可适量补钙,多晒太阳,坐姿睡姿避免神经血管受压,也可做局部肌肉的热敷、按摩,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如果还无改善,医院检查治疗。————来自百度百科另外,建议就诊科室是骨科。不知道为什么在建议改善的方式里面竟然没有适当运动可能大多数医生都没时间运动所以不会直观想到正确的运动方式可以改善许多问题。尤其是一个从来不爱运动的人刚开始以正确的方式运动↓首先许多人有一个对抽筋的误解,抽筋的“筋”这个字不会让你想到抽的其实是肌肉我所见过的发生在瑜伽课堂中,和自我练习时发生的抽筋:在站立体式时股骨头的关节槽里、雷电坐的足弓、牛面式的肩胛缝、一些斜向扭转时的侧腰和后背、战士二认真缓慢的进入时的屁股、连续两三个站立体式都从四肢伸展式进入时的左手小拇指通常发生这些抽筋的时候,会有两种情况抽筋完的当下练习者会吃惊“这个部位是我的吗?怎么感觉如此陌生”这是一种比喻,就是想说你当下的身体形态刺激到了一个你几乎没在意过的身体部位,它突然做出强烈的反馈给你,“你需要‘看见’我!”练习者没有真正明白当下这个体式老师强调的重点用力方式,没做到,肌肉形态不对,所以被身体提醒,“你赶紧调整一下自己!”而对于百度百科的解释,印象中半夜抽筋疼醒的事只发生在身高迅速变化的那几年。而另一个医学常识是,晚上的身高会大于白天,晚上的长高速度也会大于白天。所以是你的骨骼默默发生变化,加上当下睡眠中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肌肉提醒你“赶紧调整一下自己”(本身深度睡眠状态也会被称为一种假死状态)另一个我想提出来说的是,久坐(或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和剧烈运动都会导致抽筋,充分说明,过犹不及。尤其是为了运动而运动的人,以这种方式传播运动才造成了想尝试的人各种各样的误解。抽筋的感受并不让人愉快,所以抽筋发生的前后应该是要引发思考的重点通常对于初学者刚进入瑜伽课堂就发生频繁抽筋的情况我会以有些玩笑的方式提醒ta“坚持规律练习”,或者正向鼓励,“说明你的身体真的很敏感”如果练习真的规律起来,之前抽筋的部位就会慢慢,转移。。。对,通常爱抽筋的人身体上的大多数肌肉都比较容易抽筋,直到你把它们全部使用过一遍,它们都能够发挥正常功能,抽筋的情况才会慢慢消失。

如何去判定一个人是否真的是有经验的练习者?不是看体式难度,不是看柔软程度,是“ta的身体任何部位是否真的听话且能被使用”

另一种初学者是练瑜伽的前几年几乎从不会遇到抽筋的情况大概率这种初学者身体上的肌肉量是比较充足的,但同时也伴随着“看起来无法撼动的僵硬......”,要唤醒这样的身体,瑜伽老师们会凭借经验使用一些“强有力的方式”往往ta们需要在认识身体上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其实容易抽筋的“敏感”人群更容易在瑜伽上进步。当然抽筋这件事只是一种很小的判断依据,千万别因为“我没有(或很少)在瑜伽课堂中抽筋”而有什么负面想法尊重自己的身体是一切的前提。借由这个小细节我想延伸一个最近的感受:你只有做一次尝试(或改变)才会突然意识到一个一直存在但自己总是忽略的事实。我把抽筋当下的状态比喻成一种惊吓,我觉得这很形象,如果不足以到惊吓的程度,你依然会惯性的忽略,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这种“几秒或者十几秒的惊吓”其实很值得偶尔体验(请区别极限运动...)让我想到在年冬天第一次跟人聊天对方提到“思维层级”这个词,当下的我醍醐灌顶,就很类似于大脑认知受到惊吓的感受,对,这衍生出的思考就是近几年在网络上常常看见的词,“向下兼容”如果在一次社交中你被向下兼容还完全不自知不是既浪费了这次经历又有一丝可怜...所以被惊吓真的不是一件负面的事情,无论是身体还是大脑。当你的生活状态长此以往的波澜不惊,你是否可以去计划一次改变?这是作为一个年轻人的真实想法状态,在可承受范围内、从小的改变开始,任何瞬间的“惊吓”在思考前因后果之后都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文章到这里其实结束了,想由此抒发自己的一些个人观点。

我是一个完全无法待在舒适区的人

毕业后四五年的时间总有一个声音在脑中响起:“如果对一小片地方足够熟悉,有什么小店,在哪里买菜或者甜食,那就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我害怕彻底的熟悉感,闭着眼睛回想就知道第几家店能买到什么东西,我不能接受这件事,所以无法想象有一个“家”之后几十年都要住在这个地方。毕业前没有一天想过要做一个很“稳定固定”的工作的。

对于自己头脑的状态也会时常检查,方式是日记和跟自己对话

在学习方面不能接受一段时间没有新的内容进入大脑,我会去看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科普文章,然后自我思考消化。太难又不能持续激发兴趣的事情也容易放过自己,“惊吓”和“强迫”是两码事。

在认知方面以前喜欢跟小孩子或者真正的年长者聊天,听小朋友说今天看见了什么好玩儿的,和好朋友发现了秘密基地谁都没告诉。听年长者说自己的爱好和多年的生活习惯。反而同龄人的交往对我来说很难,但当我发现“ta反馈这件事的方式怎么是这样”时我产生了好奇。当然人际交往没那么容易,三观的碰撞,产生很多次的“认知惊吓”,但我前面提过,发生惊吓的前后值得思考,这往往意味着收获。而如果你看到了这里,可能我的真实想法也会给一些人带去“认知惊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