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百姓最熟悉最常见的一种痴呆,又称为“记忆的橡皮擦”。据年统计数据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是我国的第5大死亡原因。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高达5.7%,患者接近万左右,居世界之首。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确定每年9月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根据ADI数据,世界上每3秒钟就有一个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加速发展,60岁及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逐渐上升,但知晓率、就诊率、治疗率却非常低。在今年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之际,中医院神经内科肖颂华教授为大家提供了6条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建议,希望老百姓能更有效、更全面地了解、识别阿尔茨海默病,能应对、克服和战胜阿尔茨海默病对自己和家人的侵扰。
阿尔茨海默病六问六答
问题一:到底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答: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很缓慢的、进行性发展的脑部退行性疾病,是最多见的痴呆形式,占所有痴呆症中的80%以上。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后天获得性的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计算能力等)恶化,损害日常生活能力,导致不能独立地生活、学习、工作。其中记忆力减退是阿尔茨海默病最早、最主要的认知能力损害表现。
问题二:什么人更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
答: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而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龄和阳性家族史(家族中有类似患病)。其发病率随着成人年龄每增长10岁而不断升高,对于8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发病率会达到总人口的20%-40%。其次,目前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的患病率较男性高,该病在低学历群体中更常见,糖尿病患者患该病的风险会增加3倍。遭受过头部外伤,长期处于铝、汞等有毒环境等均为该病的危险因素。
其他潜在影响该病风险的因素还有:同型半胱氨酸和胆固醇水平升高、高血压病、叶酸水平降低,水果蔬菜等低膳食摄入、缺乏运动等。
问题三:阿尔茨海默病仅仅是记忆力下降吗?
答: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能力的变化遵循一个特色的模式倾向。开始有记忆障碍,后逐渐出现语言和视觉空间障碍。也有20%的患者首先表现非记忆力下降,比如找词、组织工作或导航困难等。
在疾病早期阶段,记忆力减退可能会无法识别或归咎于良性健忘,慢慢地,认知问题逐渐加重开始影响日常活动能力,如保持财务状况、驾驶、购物、家务管理、散步或开车时走丢等。
在中期阶段,语言交流有障碍,命名、理解和表达流畅性均受损,无法进行正常社交活动。视觉空间障碍还可干扰穿衣、吃饭、甚至走路,同时无法完成简单计算和阅读。
在疾病后期阶段,有些人有活动但漫无目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丧失,可伴有妄想症、性格大变、攻击行为、夜晚徘徊、拖沓步态及运动迟缓等症状。
在疾病终末期,患者迟钝,肌肉变得强直,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进食、穿衣、洗漱均需要帮忙。
问题四:怎样尽早识别家里人可能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答:了解疾病的早期征兆很有必要,早期征兆可呈现如下症状:
记忆减退。
开始难以顺利完成一项日常生活事件:洗漱、做饭、购物等。
出现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存在表达不完整的句子、忘记简单的单词、用错误的名字称呼等问题。
出现忘记今天到底是哪一天或自己在哪儿。
判断力差:比如在大热天穿很多衣服或在冬天不穿外套外出。
计算能力变差:购物时无法完成简单支付计算。
不再能够遵循计划处理事务。
常把东西放在错误的地方。
感觉不认识镜子里的自己。
视力问题:失去阅读、判断距离和识别颜色的能力。
情绪、性格及人格改变。
失去动力,对原来感兴趣的活动缺乏动力。
自发性主动活动减少。
失去使用常用物品的能力。
难以入睡。
奇怪的想法,如有妄想症等。
感觉对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普通老百姓难以察觉,非神经科专业医生难以准确诊断,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部磁共振)、抽血检查难以发现异常,所以在中年老年人群中,尤其有上面这些征兆的人群,以及有家族史的中老年人群,很有必要通过神经内科专科医生进行规范的早期筛查以便早期发现。
问题五: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治疗吗?
答: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缺乏有效治愈的药物治疗方法,所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处理原则是: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研发治疗该病的药物,肖颂华教授表示,我们期待新药研发出来的同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