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市场主线仍与经济相关
周一沪深两市低开后震荡走高,生物医药类个股开盘后即纷纷冲击涨停,*工、传媒板块后来居上。临近收盘,中小市值个股突然发力,创业板指全天上涨1.81%,中小板指上涨0.78%。沪综指涨幅0.37%,以2285.36点报收;深成指上涨0.14%,报9108.46点。两市量能较上一交易日略有萎缩,总成交额1856.7亿元。 12月份经济数据于本周迎来公布的时间窗口,市场将有怎样的反应?生物医药板块持续性如何?《大众证券报》特别连线了两位业内人士。 近期关注市场情绪 《大众证券报》:昨日两大指数窄幅震荡。您认为2300点关口市场是否面临上行压力?需要关注哪些方面?新年伊始,市场的流动性如何? 东吴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包卫*:目前投资者不能就点位论点位。从长期看,1949点是一个非常确定的“建国底”。因此目前不适合熊市的思路,或者再去说调整创新低等等,熊市不言底,牛市不言顶,即使遇到调整也不需要恐惧。而且调整也是属于市场层面,幅度不会很大,预计在2150点到2000点左右,调整也是介入的时候。从今年一季度的操作思路来看,目前很难说会涨到什么时候,除非市场出现明显信号,比如成交量严重萎缩、量价背离等,这时可能会出现调整。而现在要做的是精选标的。 近期需要关注市场情绪。现在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和经济基本面走好的预期已成为共识,因此市场情绪是影响走势的重要因素,会体现在股市供需的状况上。基本的供需方面,我们不能够控制股东的增减持,但可以观察到证监会对于新股IPO的安排,这些就是影响未来市场中期趋势的关键点。 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李俊:指数过了年线之后,上行压力不小,因为前期的推动因素需要等待后期的验证。而且本周是经济数据公布的时间窗口,市场在数据公布之前可能还是维持震荡走势,市场趋势的变化可能跟经济数据的解读结果有关。 今年市场的流动性可能比去年好点,但是变化不会特别明显,因为今年不可测的因素还是比较多,A股市场的供需面不太确定;宏观层面会和去年差不多,可能还有相对改善。 三路径择股赢未来 《大众证券报》:从盘面来看,昨日航天*工、生物医药、传媒唱起大戏,您认为本轮反弹主线是否发生改变?操作上应如何应对? 包卫*:短期来看,由于金融地产前期累计涨幅过大,存在震荡的可能,但从长期考虑,依旧存在机会,未来他们的走势与各方资金的博弈密切相关。现在,进入到了补涨阶段,前期一些跌幅较深的股存在补涨的需要,因此现在最好的操作就是买入并持有。 未来新一轮周期要开启,在牛熊分界的时候,市场关注的主线应当是与经济发展相关性较强的行业,总体来看有三块:第一是城镇化相关的板块;第二是消费化,未来我们依赖外需的增长不现实,更多的需要自力更生,可以关注投资中的地产、消费中的可选消费品;第三是金融化,此前我们依赖银行的间接融资,未来按照西方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所对应的是券商。 李俊:这些板块的上涨,可能和消息层面有关。生物行业受到国务院重视,*工则与地缘局势有关,更多受到短期消息面影响较大,因为不是基本面推动的逻辑,所以它们可能只是短线题材。前期的反弹主线还是估值修复,以低估值的板块为主。未来估值修复能否切换到盈利增长,确实存在不确定,因为对今年的盈利增长,市场预期不是太高,尤其在年报披露附近,今年可能很难再现2009年和2010年的年报行情,这对反弹的高度和反弹的持续性有点考验。 操作上,1月份市场可能会震荡整固,我们偏向于A类基金或防御性板块,比如建筑行业、电力行业的防御属性更突出些。 数据影响基本中性 《大众证券报》:本周即将公布12月份经济数据,您对诸多指标有怎样的预测?在数据公布前后,市场又会如何反应? 包卫*:从一些先行指标、上游行业的数据来看,经济在去年三季度触底比较明确,因此目前就处于库存周期改善的阶段,这意味着经济数据很难差到哪里去,但也不会特别好,只能说是弱周期的复苏,弱增长。对市场而言,只要不是太好或者太差,对市场的影响都是中性的。 李俊:我们认为,经济数据可能与市场预期的差不多,但信贷数据可能比市场预期的略低。因为目前四大行公布的去年12月份信贷数据就比市场预期要低,而且之前几个月的中长期信贷占比较小,市场从资金面角度可能略微有些担心,而且12月份也是资金相对偏紧的月份。所以从经济数据很难找到市场向上的动力,数据公布以后指数小幅下跌的概率可能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