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前脚刚迈进王平的诊室,后脚却牢牢地钉在原地,像是突然得到静止命令的木偶人。周围的人引颈侧面,看着这个举止怪异的老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王平也注意到了这一切,迅速从椅子上起来,走到门口接待老人。
01
医院成立神经内科时,22岁的王平还是一名实习生。
这天,王平的老师送给王平一把叩诊锤。那是一份充满仪式感的礼物,王平的第一把叩诊锤,用于检查神经肌肉反射的器具,象征治病救人的责任。王平将之视为重要的贴身信物,至今还在使用。
王平决定从医,是受了祖父的影响。祖父是第一批公费去日本的留学生,他曾建议王平:「去学医吧,医生是一个救死扶伤的职业。」
从青岛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王医院工作。接过老师那把叩诊锤至今,王平从事帕金森病治疗,已经有三十余年。
目前,全球有超过万帕金森病患者,其中近万患者生活在中国。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老年人的「第三杀手」。
这些老人被帕金森病剥夺了体面生活的权利。他们的病症表现主要有两种:
运动症状:手脚不自主抖动(震颤)、肢体和躯干僵直(肌强直)、动作迟缓或运动减少;
非运动症状:包括精神症状(抑郁、焦虑等)、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便秘)。
王平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对手,有时会感到无力,不过他总能从与患者打交道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年年初,潍坊患者唐先生在一双儿女的搀扶下,走进王平的诊室。唐老先生躯干无法稳定,不能保持正常的姿势走路,一路直挺挺地冲到王平面前。他面容十分苍老,是个朴实的农民。
王平低头看病例,唐先生现年55岁……他的双手抖动、双腿僵硬、走路姿势异常等状况都具备帕金森病的症状。王平耐心地询问唐先生的病情,女儿告诉王平,父亲在一年前确诊为帕金森病,曾因没把握好一日三次的吃药时刻,在吃药的间隙身体忽然僵住,一头扎在田地里,幸好女儿及时发现。
时隔三个月,谈起这事女儿仍心有余悸:「看到爸爸的时候,他躺在地里,倒下去时脸被手里的锄头砍破了,脸上的伤口还在突突地冒血。只是晚吃药了几分钟,后果太可怕了,那时我恨不得24小时跟在父亲身边,一天3次提醒他准点按时吃药。」
王平了解了唐先生的情况,他耐心地向女儿讲解:
帕金森病的治疗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