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位国医大师关于治疗帕金森的经验10处方 [复制链接]

1#

问诊

震颤麻痹(帕金森病)属中医学“颤振”范围,早在《内经》就记载有本病的有关症状,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震颤及起步困难),骨将惫矣。”审证求因,患者的一组临床表现,除颤振外,如筋肉僵硬、四肢拘急、头昏气短、痴呆、健忘、迟钝少欲、耳聋耳鸣、腰酸腿软、不耐疲劳、夜卧多尿等症状,既有肝肾亏虚的特征又表现内风暗动、痰淤交阻的病理变化,总属虚实夹杂为病。

——周仲瑛摘自《周仲瑛临床经验辑要》

国医验方

震颤麻痹推拿处方

(1)患者取坐位,术者用拇指峰或指腹推乔空穴,每侧自上至下推20次左右,一般推至乔空穴处肌肉组织松软为度,一侧推好后,再推另一侧,不可同时推两侧乔空穴。

(2)用两手拇指指腹,自印堂开始沿两侧眉毛分推到太阳穴,往返操作数

次,同时把分法的起始部沿额的正中线逐渐向上移动到发际;再用拇指偏峰在头两侧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从前上方向后下方推动,每侧操作10余次,在完成一侧操作后,再治疗另一侧。

(3)从头顶到枕后部,自前向后用五指拿法,到枕后风池穴改用三指拿法,沿颈椎两侧向下,直至第七颈椎,重复操作3~5遍;再沿锁骨下横擦前胸部,并逐渐向下移至第十二肋,往返操作,以前胸治疗部位透热为度。再横擦肩背部,并逐渐向下移至腰部;再重复横擦前胸部,然后再横擦后背部。

(4)病人取坐位,身体略向前倾,并用两肘支撑在大腿上。术者面对患者站立,从大椎直擦到腰骶部;再直擦上肢内外侧,自腕擦至肩腋部,以微热为度;再拿上肢内、外侧,自肩、腋部向下拿至腕部,重复2~3次;再捻、抹手指,搓上肢,往复2~3次。然后大幅度摇肩关节,再重复头面项部的操作。用掌根震击百会,拳背震击大椎及腰阳关。

(5)上肢震颤较甚者,可点、拿两侧肩前及曲池,再按、拿极泉。下肢震颤较重者,可点两侧血海及照海穴,再横擦骶部。全身肌肉强直较甚者,可在推乔空后加揉拿乔空,并直擦背部督脉分布区,再横擦肾俞、命门。

裘沛然·《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1.化痰通络汤

珍珠母、生白芍、桑枝各30克,钩藤、丹参各20克,地龙、天麻、菊花、石菖蒲、茯苓、竹茹、僵蚕各10克,全蝎末(分吞)3克,甘草4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平肝熄风,化痰通络。

帕金森病。症见: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缓慢、姿势反射减少,伴见流涎、言语欠利、咳痰、气喘等。

严重者加用羚羊粉0.6克(分吞),制白附子8克,可配合针灸。

朱良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卷》

2.震颤麻痹针灸处方

气海,中极,列缺,听宫等。

均以毫针刺法,施以补法,每次留针30分钟或稍长,隔日治疗1次。

滋阴补肾,养血祛风,疏风通脉。

震颤麻痹。

贺普仁·《针灸三通法临床应用》

辅助疗法

枸杞蒸羊脑:将枸杞子50克、羊脑1具,放入容器,加水及姜末、葱节、料酒、食盐适量,隔水蒸熟即可,每日分2次食用。本方可养肝肾,补血通脉,适于震颤麻痹兼心悸、目眩、肢麻者。(民间良方)

2.二豆粥:白扁豆10克、蚕豆30克,将二豆炒香,研末备用;先取大米50克煮粥,待熟时调入二豆粉,再煮1、2沸服食,每日2~3剂。本方可健脾疏肝宁络,适于震颤麻痹而食少、肢麻者。(民间良方)

3.红枣糯米粥:红枣20枚、山药60克、糯米克,文火煮至粥稠,每日1次。本方有健脾养血之效,适于震颤麻痹伴便溏、纳差、肢体乏力者。(民间良方)

以上处方如需应用,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脑中风——中医典籍及历代名家是如何论述的

中老年人,春季要想稳住血压,必须防风

年-国医大师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培训班全年开班时间安排!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