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帕金森病综合治疗路径 [复制链接]

1#
上一期,我们邀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为广大读者普及帕金森的早期症状表现,提醒中老年人及时发现自己或亲人帕金森病征兆,早治疗。本期,我们邀请昆明医院神经外二科余化霖主任为读者介绍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手段。余主任对这一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又补充了一些知识要点。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由英国医生JamesParkinson博士于年首先描述。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和步态异常等,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余主任告诉大家,帕金森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迄今为止,原发性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继发性帕金森病则多由脑炎、脑动脉硬化或锰、一氧化碳中*等原因所致。帕金森病虽然无法彻底治愈,但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在余主任看来,帕金森病应强调综合性治疗,包括药物、理疗、医疗体育和日常家庭照料等。“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人群,应控制好自身疾病,同时避免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他指出,除以上措施外,应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在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中,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康复期间,患者每周应进行若干次拉伸、力量和平衡训练,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安全的前提下尝试挑战自己的运动极限。研究显示,大强度、长时间的训练可能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康复训练的原则是安全第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若药物治疗出现运动波动症和异动症,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植入脑起搏器。”余主任表示,“脑起搏器”治疗通过电刺激调控异常放电的神经核团的电活动,从而达到减轻和控制震颤、僵直等症状的目的。该方法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震颤的症状在术中即可见效。“脑起搏器”是一套治疗系统,置入脑内的只是1根刺激电极。手术时,医生在患者的大脑皮层下方约10厘米的丘脑底核部位,植入一根1.27毫米直径的电极;一条类似耳机的导线埋在皮下组织,连接大脑内的电极和植入在患者胸部的电池。电池约1厘米厚、4厘米见方。脑起搏器每秒钟次到次的高频电流,让人体的神经发生反应,控制身体不再出现颤抖、强直等帕金森症状。

为老年人服务替老年人说话与老年人同乐

欢迎订阅《云南老年报》

邮发代号63-60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文章还不错,还请您

编辑:林非

审核:石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