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考研总分,汪师兄带你扒一扒生理 [复制链接]

1#
生理其实是一门涉及到理解、好玩的科目,以第二章为例,有很多细节可以拿来玩味。一、终板膜上产生的终板电位明明是局部电位,为什么最终能够使肌膜发生动作电位?二、电-化学驱动力如何理解?三、骨骼肌与心肌的兴奋收缩偶联有何不同?为何而不同?考研命题点在哪里?四、为什么增加细胞外液Na+浓度能够加大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幅度?No.1离子通道可分为几类?

(1)电压门控通道:

神经细胞轴突膜上的电压门控通道,膜去极化时开放;

心肌细胞膜中的If通道,膜超极化时开放;

(2)化学门控通道(配体门控通道):

兼有通道和受体功能的蛋白分子;

举例:骨骼肌终板膜上N2型乙酰胆碱受体阳离子通道

(3)机械门控通道

No.2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1)接头前膜的Ach释放具有Ca2+依赖性;2)微终板电位定义:在安静状态下,因囊泡的随机运动也会发生单个囊泡的自发释放,并引起终板膜电位的微小去极化;单个Ach量子(一个囊泡)释放引起的终板膜电位变化称为微终板电位;3)终板膜上无电压门控钠通道,不会产生动作电位;但具有局部电位特征的终板电位可通过电紧张方式刺激周围具有电压门控钠通道的肌膜(非终板膜),使之产生动作电位,并传播至整个肌细胞膜;注意:不是终板膜上产生动作电位,终板膜上只能产生终板电位(局部电位);而是肌膜(非终板膜)上可以产生动作电位;No.3通过受体介导入胞的物质?运铁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维生素B12转运蛋白;注意:出胞可使细胞膜表面积有所增加;入胞可使细胞膜面积有所减少;No.4核受体有哪些?类固醇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体)、维生素D3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维甲酸受体;9版教材新增内容I型核受体即类固醇激素受体,如胞质中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胞质、胞核中均有的性激素受体,以及在胞核中的维生素D3受体;Ⅱ型核受体有存在于胞核中的甲状腺激素受体;Ⅲ型核受体有维甲酸受体等;No.5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的优势?(1)传导速度快得多(2)减少能量消耗;No.6电-化学驱动力的几点说明(1)大小可用膜电位与离子平衡电位差值(Em-Ex)表示;差值越大,离子受到的电-化学驱动力就越大;如果让你计算离子受到的电-化学驱动力,那么直接用Em-Ex;注:结果正负值只代表离子移动方向,不代表大小;比如结果为负值,代表离子受到内向驱动力;如果结果为正值,代表离子受到外向驱动力(2)判断某离子受到的电-化学驱动力如何变化?我们就看膜电位与该离子平衡电位的数值的差距;两者相距越远,离子所受驱动力越大;两者靠近,离子所受驱动力越小。实例:当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向动作电位转变时,膜电位向Na+平衡电位(+67mV)方向发展时(去极化),Na+内向驱动力将逐渐减小(因为膜电位与Na+平衡电位越来越靠近),而K+外向驱动力则逐渐增大(K+平衡电位-95mV;此时膜电位越来越远离K+平衡电位);No.7生理常考的第二信使?G蛋白效应器?第二信使:cAMP、cGMP、IP3、DG、Ca2+、AA(花生四烯酸)G蛋白效应器:AC、磷脂酶C(PLC)、磷脂酶A2(PLA2)、磷酸二酯酶(PDE);酶活性总结:钠泵具有ATP酶活性;原核生物释放因子RF-3具有GTP酶活性;Ras蛋白(P21蛋白/小G蛋白)具有GTP酶活性;粗肌丝横桥头部(本质是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具有ATP酶活性;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异源三聚体G蛋白)自身具有GTP酶活性;考研倒计时天

考研,我们一起加油

加入20丁香园考研队伍

跟着汪学长一起学习

提问+答疑

助你备考更高效

向右滑动查看

开启「系统学习」↓↓↓

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系统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