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我这练完肌肉好疼怎么回事啊,还能练么?这句话在我做运动员的时候会经常问教练,现在自己做了教练也经常会被运动员们问起这个问题。那么为什么有时运动后我们会产生肌肉酸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肌肉酸痛那点事。什么是延迟性肌肉酸痛运动后我们经常遇到的的肌肉酸痛学名叫做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这种酸痛不会出现在运动期间或者是运动后的即刻,它发生在运动后12h-24h并逐渐加重。关于它的损伤机制生理学有几个观点,分别是机械损伤、肌肉痉挛、炎症反应、代谢失衡等我们笼统的总结它为微观肌肉的改变。那什么样的运动会产生酸痛呢?它经常出现在开始一项新运动、不适应的运动强度、负荷突然增加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肌肉酸痛现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运动性肌肉疲劳,也是产生超量恢复的基础条件,它在一周左右会完全恢复。这种疼痛一般在生理上可以适应和接受的,但是如果疼痛升级遇到以下几种情况那么也许你需要去看看医生哦~这种疼痛连续好几天让你没办法上下楼,穿衣洗澡等一周后情况仍然没有好转,说明可能你发生了病理性损伤虽然细胞肿胀学说也是肌肉增长的机理之一;但是严重的肿胀可能是病理性的症状例如你的四肢出现明显的肿胀尿液的连续几天变深,你可能出现了横纹肌溶解。大量的高强度大负荷运动是造成横纹肌溶解的重要运动成因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不利影响神经募集肌纤维的能力下降。运动过程中人的大脑会根据不同的动作模式或者阻力变化灵活的募集不同的肌肉以及不同肌肉的发力顺序来完成目标动作。当你处于延迟性肌肉酸痛中,神经对于处于酸痛中的肌肉会自主地降低它的激活能力,这会让我们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的动作模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我们的运动表现。使我们的本体发力感受度下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正常状态去爬楼梯,当感到力竭时可以到10楼,但当你的下肢处于肌肉酸痛期间,你感到力竭时也许你才到7楼。或者说你去蹲杠铃,经常蹲重量我们可以大概知道蹲的是多重,当你的下肢处于肌肉酸痛期间,你感觉蹲了kg其实你才蹲了70kg。研究表明这种发力感受的下降幅度大概在35%左右。此时你面临着更高的损伤风险。在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情况下,首先身体的本体感受受到影响,肌肉的激活能力受到限制,此时你身体的稳定性、控制能力、关节灵活度会下降。例如篮球运动员在肌肉酸痛期间,仍然坚持强度比较高的弹跳训练,此时肌肉的离心缓冲控制能力下降,更多的压力会集中在膝、踝关节甚至是你的腰椎,这对几个重要关节的磨损加重,甚至会发生更严重的意外。产生代偿,过度发力。不知道很多跑者或者是铁子有没有这样一个感受,当你一侧腿有酸痛时,你的另一侧腿会过度发力来弥补你患侧的做功缺失。例如深蹲时,患侧的肌纤维募集能力降低,为了完成深蹲动作健侧腿的发力会增加。这无疑增加了健侧腿的运动负荷,增加了损伤风险。如何预防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为了提高运动表现,我们不得不增加我们运动负荷,那么我们也就不得不面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给我们带来的酸爽。但是不能放任其折磨我们的肉体,如何去预防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也成了我们需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