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帕金森,知“帕”才不怕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它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帕金森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以及便秘、抑郁、嗅觉减退和夜尿症等非运动症状,是世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心健康。
中医上把帕金森称之为动风,虚风内动。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内经》从脏腑论治,认为帕金森病主要责于肝肾两脏,后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又从六邪论治,认为帕金森病患者伴有痰热、血虚、气虚等病理因素。中老年患者肾中精气,逐渐衰退,肾虚为本,肝风为标主要表现为抖僵直。孙主任表示肢体抖动不是帕金森病诊断的必要条件,帕金森病患者在早期,手抖的表现并不明显,而是有明显的肌强直。实际上,运动迟缓和肌强直,才是诊断为帕金森病的必备条件。
中医施治,知“帕”不畏怕
中医对于帕金森病各期的治疗原则,初期从脾肾入手,以健脾化痰为首,以平肝息风治标,以健脾益气治本。中期以内风之善动、顽痰之善变为特点,治疗当豁痰化瘀以治标,滋补肝肾以治本,并依病情配伍平肝息风、育阴潜阳、养血柔肝之品。若中期风证较轻,则注意理气活血。后期则肝、脾、肾三脏并治,尤重视肾精的亏虚。
孙主任表示,中医在治疗帕金森病根据辨证分型予以治疗,可以减少西药使用剂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改善非运动症状。中医在这些非运动症状这方面是有非常强烈的优势,而且副作用还小。
康复运动,现在行动
运动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是很好的健身项目,常被推荐用于帕金森病的运动疗法。孙主任推荐了帕金森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改善病情的锻炼方法。
一、面部引导法
虎戏导引法
虎戏导引法模仿的是五禽戏中的虎戏。模仿老虎的面部表情做导引,可以有效预防和纠正帕金森病患者的“面具脸”。
操作步骤:1.患者取舒适的站姿或者坐姿。2.上身和颈部保持正直。3.紧闭嘴巴和眼睛。4.坚持10秒之后,张大嘴巴,睁大眼睛,坚持5秒。5.放松脸部,微笑,坚持10秒。6.重复练习10次。
抚摩面部导引法
将双手搓热之后抚摸面部,可以起到热敷、按摩等多种作用。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可以自己进行面部按摩,对于不能自己按摩的患者,可以请照护者帮忙。
操作步骤:1.患者洗净双手。2.取站姿或者坐姿,上身保持正直。3.将双手手掌互搓。4.掌心发热后用掌心在面部做旋转按摩,速度要缓慢。5.手掌热退之后再重新搓热,重复10次。
舌舐导引法
舌尖上舐和搅舌都有利于生津,帕金森病患者经常练习舌舐导引法有助于津液在体内的运转,最好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养成闭口舌上舐的习惯。只要不是在吃饭、喝水或者讲话,患者随时随地能够练习。
操作步骤:1.患者将舌尖舐住上颚。2.促使津液产生。3.将津液咽下。4.反复练习。
二、头部导引法
十指梳头导引法
孙主任强调梳头也是一种自我保健的方法,古人有每天晚上梳头百下可以延年益寿的说法。用手指梳头,也被称为“干梳头”,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有很好的导引功效,可以刺激头皮,按摩头上的穴位。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姿或者站姿。
2.双手手指自然分开,将手贴到额前发际处。3.用指肚由前额向后脑勺梳理、按摩。
4.50次为一组,反复练习。
看了本期的《健康》,相信大家对帕金森病的防控与治疗又有了新的理解。想了解更多精彩的养生健康知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