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中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行为
问题16、为什么运动时肌肉会抽筋?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运动所导致的肌肉疲劳、动作不协调、寒冷刺激等可以导致肌肉痉挛,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也有患者在夜晚会突然肌肉抽筋。
症状起因:
1、突然改变运动模式
尝试新的、不习惯的动作,容易使肌肉疲劳和动作不协调,导致肌肉痉挛发生。
2、脱水
大量出汗、补水不及时导致电解质紊乱,肌肉兴奋性改变。
3、力量及柔韧性差
动作难度或者负荷超出身体能力。
4、肌肉疲劳
导致动作协调性下降,用力不合理或者过度。
5、寒冷刺激
寒冷环境会导致肌肉兴奋性增高,肌肉容易发生强直收缩。
6、疾病
高热、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都可引起抽筋。
解决方案:
1、肢体经常抽筋大多数是由于缺钙、受凉、或者是局部神经血管受到压迫引起,偶然的肌肉抽筋,并不需要过于担心,注意保暖休息即可。
2、运动前、中、后及时补充水分。
3、运动不过量,合理安排训练方案。
4、对于没有做过的运动项目,应充分热身身体。
5、平时可适量补钙,多晒太阳,注意局部保暖,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
6、运动时抽筋应停止运动,按摩抽筋的肌肉以及做热敷,反向牵拉收缩的肌肉,症状就会缓解,症状持续无法缓解,医院接受治疗。